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等。]是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经常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在大鱼的身上,在夏季这个水产养殖旺盛的季节,养殖户会经常碰到淡水鱼赤皮病。对于该病,我们要如何进行防治呢?
淡水鱼在患赤皮病之后,会表现出反应慢、行动慢,在鱼体表面有鱼鳞脱落,而且有出血现象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天后就会发生死亡现象。
赤皮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都有流行,在水温25—30℃时为[shí wéi ㄕㄧˊ ㄨㄟˊ 时为 犹专为,单为。]流行盛期。
对于淡水鱼赤皮病的预防养殖户要选择优质的品种,并且要加强淡水鱼的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严防鱼体受伤。
在淡水鱼赤皮病的早期,养殖户可以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后期就需要在医师的建议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