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个别养殖户反映,三疣梭子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经常上边,捞上来发现蟹底板[底板在科技有四种定义。]多为**,部分梭子蟹局部或者腹部发黄[发黄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肤或眼巩膜黄染的症状。],严重的全身发黄,打开蟹盖,可见梭子蟹腮部也发黄,镜检腮部发现有较多附着物,鳃水肿。
三疣梭子蟹黄底板与黄鳃
原因分析:
1、三疣梭子蟹上边可能是由于蟹黄鳃且水肿,导致其携氧能力下降,从而蟹出现了与缺氧时类似的情况,往塘边靠。
2、三疣梭子蟹黄底板多为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差及长时间未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引起。
(1)底质差原因
①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为多年的老池塘,年初未进行彻底清淤,只简单的进行环沟修整,淤泥多,底质差。
②中后期颗粒料、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鱼投喂增加,残饵及虾蟹粪便也增加,改底频率低,导致池塘底质败坏。
③使用劣质肥水膏及化肥,不注重[注重,拼音zhù zhòng,意思是重视。]补菌调水,很多未被藻类充分吸收的肥料沉积塘里,同时养殖过程又不注重改善底质,导致有害物质增加,池底败坏。
(2)未蜕壳原因
①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的持续高温及低溶氧,部分三疣梭子蟹可能少蜕一次壳甚至是二次壳,长时间未蜕壳蟹易出现黄底板。
②动物饵料(饵料鱼)投喂不足,一些塘口以投喂麻虾为主,饵料鱼投喂不足易造成梭子蟹体能下降,影响蜕壳。
③平时不注重补钙与补矿,随着虾蟹的生长,池塘水体中的钙镁及一些微量元素被逐渐利用,不及时补充,越往后虾蟹容易蜕壳困难甚至是不蜕壳。
处理建议:
1、注重加强对池塘底质的改善,定期使用化学改底“底黑安”或“臭氧水安”配合生物改底“底改”改善池底。
2、养殖中后期注重补菌少补肥,其实中后期池塘内的肥料充足,可利用“利生素”或“*酵素”等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拔肥,以菌调藻。
3、三疣梭子蟹数量较多的池塘,加强动物饵料的投喂,增强营养,同时促进梭子蟹增肥,蟹肥了到时候价格会更好。
4、定期补钙补矿,大潮汛前后可使用“矿补100”+“钙加加”全池泼洒,保持虾蟹能吸收到足够的钙,促进蜕壳,降低蜕壳不遂、不硬壳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