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对虾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方式的划分法,锯缘青蟹[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属甲壳纲,梭子蟹科。]的养殖方式也可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种。
1.粗养是一种较落后的广种薄收[广种薄收,读音guǎng zhòng bó shōu,汉语成语,指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的生产方法。面积一般10公顷以上,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依赖水域的天然生产力,达到生态平衡,故产量低。过去南方沿海少数地方有此养殖方式,近年已趋于绝迹。
2.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柳州市。]养殖法。面积一般为2~3公顷,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敌害生物,促进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生物的繁殖,合理放苗。改善水质,创造一个适于锯缘青蟹生活和生长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另外,补充适当的投饵,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这种养殖方式由于清除了敌害生物(特别是捕食性生物),移入适合于在池内繁殖的饵料生物(如蓝蛤、短齿蛤等壳薄的小贝及沙蚕和一些小鱼、虾),有利于改善池内生态环境,故养殖产量较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较好,值得提倡。目前,虽与人工生态系养蟹法不完全一样,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混养品种即是池塘养殖的对象,还对综合利用池塘水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锯缘青蟹病害发生和提高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效果;有时又是锯缘青蟹摄食的对象(饵料生物)。
3.精养是以人工投饵为主,用低值蛋白质换取高价蛋白质的生产方式,是当前我国锯缘青蟹养殖采用的主要方法。面积一般在0.7公顷以内(多为0.2~0.4公顷)。其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较大,养成期间技术比半精养更严格,须彻底清池除害,投喂优质、充足的饵料,调整水质,换水率高,故产量较高。一般生产水平的产量在100千克/亩左右,高者可达200~300千克。池塘精养除普通的池养外,还有池内栏养、池内笼养和池内罐养等形式。一般大的蟹池,可采用竹篱笆[竹篱笆:篱笆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在我国北方农村很常见。]或网片等作围栏材料,将其分隔成多个水池,便于雌雄或不同规格苗种的分养,以减少互相残杀引起的损失;较大规格的锯缘青蟹,也适宜笼养或罐养。将笼、罐排列于池的滩面,每个笼放养锯缘青蟹1~2只,此种方法管理工作较费时,但锯缘青蟹生长快,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