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上升,广大渔农也开始忙碌起一年的工作,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俗称含氯石灰,一般情况下含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采用。同时,漂**在鱼病防治中有重要作用,有价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特点,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漂**在鱼病防治上的运用:
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漂**的用途:漂**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鱼的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⑴清塘消毒。一般施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克。先将漂**加水溶解,然后全池泼洒,能**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害鱼、螺蛳及各种鱼病病原体。注意,不可使用金属容器。⑵防治病害。采用漂**防治鱼病,在鱼病发生时或流行季节,一般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用药品1克,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能治疗鱼类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基本概述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肠炎病等。漂**不论是用于清塘,还是用于治疗鱼病,均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和无公害化养殖要求。
2、漂**的施用:⑴抽样测定定量法。施用前必须对漂**的有效氯含量进行抽样测定,以便确定使用量。测定漂**有效氯含量,可采用蓝黑墨水滴定法。在防治鱼病方面,漂**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3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量为1克。⑵溶解过滤泼洒法。利用漂**防治鱼病时,不管池塘大小,用药量多少,在施用时,必须做到先用水溶解后,滤去残渣,然后进行全池泼洒,防止鱼类误吞漂**而造成死鱼现象发生。⑶疗程施用法。使用漂**防治鱼病,一定要坚持疗程施用法。一般1个疗程为3-5天,即在第1天施用漂**后,间隔1天再使用第2次,连续施用2-3次。⑷调节水质施用法。一般清水池塘或池水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效果好。所以在施用漂**防治鱼病前,可采用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调节水质,然后再施用漂**。
漂**在鱼病防治上的运用
1.白皮病又称白尾病:发病时,尾端发白,后逐渐向前扩展。治疗方法:每立方水用1克漂**(含有效氮30%,以下相同)全池遍洒。
2.白头白嘴病:病鱼自吻端至眼球一段的皮肤,色素消退或成*白色。治疗方法:用上述方法每天一次,连续洒药两天。
3.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等。]: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①预防方法:鱼种放养时,每立方水用5-10克漂**浸洗半小时左右。②治疗方法:内服抗菌素,外用每立方水1克漂**全池遍洒。
4.疖疮病: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有浮肿感。防治方法:与赤皮病相同。
5.腐皮病又称打印病:后躯干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红斑,然后表皮腐烂。治疗方法:每立方水用1克漂**全池遍洒。
6.竖鳞病:病鱼鳞片向外张开,竖立起来似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①预防方法:亲鲤产卵池在冬季要进行干池清整、并用漂**消毒。②治疗方法:在1立方水中放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漂**10克浸洗病鱼10分钟左右。
7.烂鳃病又称"乌头瘟":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治疗方法:发病初期,可在食物周围挂漂**篓进行防治:病重时,每立方水用1克漂**全池遍洒。
8.肠炎病又称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门红肿突出似火山口,治疗方法:内服可用磺胺类,外用药一般每立方水1克漂**全地遍洒。
9.赤鳍病:臀鳍和胸鳍出血,*门红肿,肠道充血等。预防方法:一年一次干池进行彻底消毒。每100平方米用漂**20公斤。1-2天后排水,再经日光曝晒一周。
以上是关于“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漂**在鱼病防治上的运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养殖人员一些帮助,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漂**能很好的预防鱼疾病,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