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淡水育珠的两种蚌

一、三角帆[三角形的船帆,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发明,通常用斜三角帆。]蚌(又名劈蚌)

  呈扁平状,背缘向上伸展成三角形的帆状翼,其名由此而来。其壳体较大,有的重达500克~1000克。壳色随着蚌龄增加,由黄绿色、红棕色、翡翠色[翡翠色是中国传统色彩名词,代表物品是翡翠宝石,翡翠鸟羽毛。],逐渐加深为紫褐色、棕黑色。壳质坚实、厚重,表面有轮脉,顶部有褶纹,后部有两条突起的斜肋。这种贝蚌,分布于淡水河流和大中湖泊中,是目前淡水育珠的优良贝蚌,特别是培育无核珍珠的理想贝蚌。用它育珠,手术简便,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高,成珠饱满、光洁、细腻,色泽好,但成珠速度较慢,一般需要“三夏两冬”才能育成。

  二、褶纹冠蚌(又名鸡冠蚌)

  壳体大而膨突,背缘向上成鸡冠状。壳背有10条纵肋褐纹,顶上有数条肋脉,壳质较薄,壳色多为黄褐色。这种贝蚌,遍布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于河港、湖泊中,也生于池塘、沟渠中。由于它易于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幼蚌生长迅速,目前各地幼蚌繁殖基地,大多采用这种贝蚌。用其养殖珍珠,不易患病,成珠洁白,颗粒大,产量高,生长速度快,一般两年就可以育成。但珠面皱纹多,光泽弱,珠形不圆整,整个珠质比三角帆蚌育出的稍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