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利用[利用是现代词,指的是利于发挥效用。]对虾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池进行海蜇立体生态养殖试验,采取接种肥水定向培育[定向培育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将它们不断进行接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基础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使用光合细菌改善水质等手段,优化养殖环境。同时进行多品种搭配养殖,既充分利用水体,又提高了综合养殖效益。
1、材料与方法:
①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选择:利用池塘500亩,平均水深达2m以上。进排水畅通,池四周有拦网设施。
②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用生石灰200kg/667m2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③进水:用80目筛绢网进水30cm,并用含氯32%的漂**30×10-6消毒。
④放苗:投放伞径1.5cm以上苗种。利用育苗室和土池结合进行暂养[ ...]。暂养期间投喂优质的丰年虫[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无节幼体、轮虫、枝角类等。
⑤海蜇收获:第1茬海蜇商品规格达到3kg/个左右时,用大扣网捕获;第2茬海蜇根据市场行情可养至4~5kg/个上市;第3茬海蜇可提前上市,这样不会影响贝类收获。
2、讨论与小结:
①彻底清除外海带来的有害藻类,利用人工接种的小球藻作为池塘优势种群[生物学名词,种群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的种群。],大大改善了池塘环境,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又能培养出优质的浮游动物作为海蜇、贝类的良好饵料,不用人工投喂饲料,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②自然海区污染比较严重,利用人工培养的光合细菌来改善水环境,使海蜇、鱼、虾、贝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可提高养殖效果。
③在养殖海蜇的同时,底播缢蛏、文蛤、杂色蛤[杂色蛤,是贝壳类海产品,隶属帘蛤科,学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南方俗称花蛤(huage),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gala),日文名:アサリ[あ-zaseha],放养河豚鱼[河豚,学名河鲀,古名肺鱼,俗称气鼓鱼、气泡鱼、吹肚鱼、鸡泡鱼、青郎君、刺豚鱼等,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三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牙鲆、对虾等进行立体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生物,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