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友们好,在之前文章中小编承诺过,会专门做一期养虾优良水色
[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的文章。所以这一期咱们就来做这个专题。注意:由于小编的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经验限制,小编的最高水平技术都在土池养殖上,所以小编的文章默认都是土池模式,其他池塘模式手法,或许与小编文章会有出入,请各位虾友们对号入座,小编的文章适用于土池养殖上。
首先咱们来看看图例
一、黄绿色
[黄绿色,即**与绿色之间的过渡颜色,波长约在570-560nm,具有**的温暖和绿色的清新的颜色。]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人们常说“硅藻水不稳定,绿藻水不丰富”,而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这种水通常不是那么容易保持住的,一季虾中大概能保持一段时间。这种水需要少量多次的施肥,且最好是施定向培育这类藻的专用肥水制剂。
二、浓绿色水(浓而不浊)
这种水色的水质看上去较浓,多见于养殖后期,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但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动物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这种水色是大家养殖中最常见,且相对稳定的水色。优点是不用怎么刻意培育也会成为这样的水色,缺点是容易过度肥。一个不留神,可能透明度就低于10了,这种水色的话,咱们需要刻意控制虾塘的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有目的性的控制塘水的肥度。
三、茶色(左图)、茶褐色
[茶褐色,读音chá hè sè,汉语词语,指像浓茶水那样的深褐色。](右图)
这种水色的水质较“肥、活”,施肥适量中,水中的藻类是硅藻,如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小球藻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等,这些藻类都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此外还有圆筛藻,舟形等。生活在此水色中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洁,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是养殖的最佳水色。但是土池养殖中基本是培育不出这种水色的稳定状态的,或许只能保持一小段时间。这种水色通常出现在高位池,普通土池比较难培育这种水色,当然也有人能成功,但很少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知识点是构成企业员工岗位所需技能的相对**的最小单元。]:千万别把茶褐色水与酱油水混为一谈,两种水色咋一看确实比较接近,但仔细查看是天差地别的,一种显得活,一种显的死。这个知识点小编今后会做一期专门分析的文章,各位虾友有兴趣的可以留意爱养虾后续更新,小编一定会将虾友们最关注的文章做给大家学习探讨。
四、淡绿色(左图)、翠绿色(右图)
这种水色的水质看上去嫩爽,透明度在20-35厘米之间,肥度适中,水中的藻类是绿藻,常见的绿藻有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养殖动物在此环境中生长快,体色透明。通常这种水色出现在养虾初期,也就是放苗后的一个月内,这时候塘中有机质含量不高,所以能保证这种水色。但说实话,以土池养殖模式来说,想一直控制这种水色,也是很难的。因为过了一个月后,虾苗吃料逐渐加多,导致水中的有机质开始越来越多,水色一不留神就会过肥了。真想控制这种水色的话。需要经常排水加水,以及经常性的使用活菌制剂控制整个虾塘的有机质含量,勤开增氧机。不过总体来说,想保持这种水色,在土池养殖中是可以做到的,比上面那种茶色,茶褐色水色容易做出来并保持住。最难得就是上面的那种水色。
作者:逐梦
实名马小斌,八年养虾经验。
作者出身于养虾世家,家族成员都在从事养虾以及周边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工作。其父是当地的养殖高手,多次应邀业内技术交流,对各大水产企业的产品有深入的研究。作者自学校毕业后师承父业,全心养虾,有着丰富的南美白对虾土池养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