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的质量对于养虾是一个大门槛,如果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没控制好的话那么养虾就会困难很多。养虾的调水方法是养殖户需要掌握的,下面就来了解下养虾的时候该怎么去调水,学下养虾的调水方法。
一、保证供氧
调水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水中的溶氧程度,如果水中氧气不足,那么这个虾基本就是白养了,毕竟氧气不足虾会死亡的。保证供氧可以准备制氧机,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如果不方便的地方可以考虑选择引活水入养殖池,以保证其池塘溶氧程度,不过这个可能会导致氧气分布的不均匀。其次就是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来增氧,这个方式就主要藻类的泛滥。
二、控制肥水程度
当水中的溶氧量差不多达标后,就可以考虑肥水的问题。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成语,也说“水清无鱼” 。]”,如果养殖池的水过于清澈,不是很肥的话,那么水中会因为一些浮游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缺乏而导致生态系统崩坏,养虾就更加没指望了。所以需要在池塘里面增加一些发酵的生物肥[狭义的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农家肥[农家肥的种类繁多而且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之类的,提高水的肥度,让整个养殖池的生态平衡可以保持下去。
三、使用微生物制剂
当养虾投放进池塘后才是到了关键时间,这个时候调水就更重要了。由于池塘没有流动性,所以虾的粪便、饲料残留之类的东西后都会沉入池塘底部,形成堆积,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极容易导致水质过肥,进而影响到整个养殖池的虾。比较常见的微生物制剂有EM菌、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之类的,这些对于水质的调节有着一定的控制效果,这个方式也是后期调水用的比较多的方法。
四、管理巡视
当虾池的水质比较稳定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定期的巡视池塘,检查水质,有问题的话要及时处理。巡视的时候可以抽查池塘不同程度的透明度、水色这几方面的信息,看看是否保持稳定。如果某些区域的水质异常的话要及时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以上就是养虾时调水的方法了,水质对于虾而言是生命之源,水质不好的虾养出来后质量也不好,很难销售出去,所以这方面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