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吐黄肠成为影响春季海参产量的最主要原因


从2014年开始,春季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吐肠成为了大部分海参养殖户对春季海参病害的最强记忆。每当春季海参圈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到10℃时,海参养殖户放松的神经就又紧绷起来,早上溜圈的时候,每隔几步就能看到有海参吐黄肠[黄肠即胃。]。黄肠里面没有饵料,吐完黄肠的海参细长,收缩无力!感觉被抽了筋一样!

经过翻阅资料,查到是海参后口虫病,后口虫是何方神圣呢?通过镜检海参的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树,我们一睹了后口虫的真容

我解刨的这个海参是一个状态十分好的海参,这里面的后口虫几乎满了,我不敢想象如果到了爆发季节,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我基本上解刨了所有吐过肠的海参圈,后口虫是这些海参在肠道和呼吸树的共性,是因为感染后口虫导致的吐肠吗?

近两周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2~4月份和10~12月份,水温4℃~12℃左右,是适于该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大量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的季节和水温。

通过对海参各组织**进行全面的水浸片检查和组织病理切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观察发现,除呼吸树外的其它组织上均未发现虫体,因此纤毛虫是专性寄生在海参呼吸树上的。当该虫大量在呼吸树上繁殖,群体密度达到一定之后,海参体质变差,最终会引起海参的排脏反应。幼参和成参的呼吸树都可以感染该种纤毛虫,但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以8cm以上的个体检出率[检出率,可解释为检查时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是越小越好。]最高。还未发现由于该纤毛虫的单独作用导致海参大量死亡的病例。但是,由于该虫的寄生能减弱海参对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引发海参应激反应——“排脏”,进而影响了海参正常生长和对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那么我们的海参圈为什么会感染后口虫病呢?

后口虫几乎每个海参体内都有,只要它不大量繁殖,海参就能挺过这个时期,顺利度夏,如果海参圈底部比较脏,比如说投喂过饵料,水草腐烂,底质保养不佳的海参圈,就容易发生海参后口虫病,之后吐黄肠。所以,预防海参后口虫病的重点在于底部保养。
秋天为什么没有后口虫病?

秋天的水温处于下降的状态,水温10-14℃的时间很短,再就是海参从20℃水温开始摄食,对后口虫有了一定的抵抗力。(个人看法,可以交流)

在后口虫繁殖旺盛的这个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

1,避免使用含糖过高的药品,很多含糖类产品都是葡萄糖,会有助于后口虫繁殖。

2,不要乱用微生态制剂,许多养殖户热衷于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分解水草。过量使用微生态制剂不但不利于水质调节,还会让后口虫繁殖旺盛。

3,投喂饵料期间,必须要勤改底,最好是过硫酸氢钾成分的。

4,一旦发现吐肠严重的海参圈,首先是注意海参的应激反应,可以通过泼洒拜耳拜激灵来控制吐肠的状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