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温度变化大,雨水较多,河蟹疾病多,为此,夏季要密切注意防治河蟹以下三种疾病:即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不遂和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以防造成养殖损失。
一、纤毛虫病
症状病因:由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或浅绿色絮状物,行动迟缓,拒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和攀附物的蟹池,春末夏初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⑴购种时注意检疫,蟹种经消毒后放养。改善蟹池条件,清除淤泥,种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⑵对染病蟹池用甲醛或新洁尔灭全池泼洒,用量分别为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40-50克和20-30克。⑶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锌2-3克,或制霉素8-10克全池泼洒。
二、蜕壳不遂
症状病因: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蟹体消瘦等。病、死蟹头胸甲[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后缘与腹部交结处出现裂口,或头胸甲表壳翘起,第三、四步足已大部分蜕出。
防治方法:⑴优化蟹池环境,做好清淤和水草种植工作,保持良好的水质。在成批蟹蜕壳前一周,每立方米水用15-20克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全池泼洒,调节水质。⑵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如新鲜小杂鱼、罗蚬肉等,确保河蟹第一次蜕壳安全。⑶在饲料中添加2%-3%的蜕壳素和复合维生素,连续投喂5-7天。
三、水肿病
症状病因:多因细菌、毛霉菌侵染所致。细菌侵染引起的水肿,症状为后肠与鳃先后感染水肿,病蟹腹部和**肿胀呈透明状,不能爬行,匍匐在池边的浅水处死亡,壳颜色无变化。毛霉菌引起的水肿,纯属鳃部感染,病蟹腹部不肿胀,因消瘦反而向内凹陷,胸甲下方与腹部交界处肿胀,但不呈透明状。病蟹白天上岸不下水,鳃区胸甲颜色为灰白色,行动缓慢,死于岸上。
防治方法:⑴连续换水2次,先排后灌,每次换水1/3-1/2。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1-2克,或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粉1克,或生石灰15-20克全池泼洒。⑶每公斤蟹用土霉素0.25克、痢特灵0.01克,另加0.5%-1%大蒜拌饵投喂5-7天。
防治毛霉菌引起的水肿:⑴连续换水2次。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2克,或福尔马林10毫升,或生石灰20-25克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