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会下降,二**碳

[二**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碳分子由两个氧**与一个碳**通过共价键构成。]

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如何重新正确认识倒藻

;第三,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发生“倒藻”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气温的突变。

  二是人为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时机把握不好,换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消毒药

[消毒药,中药名。]

用量和时间不妥等

  危害

  发生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是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溶解氧下降,二**碳增加,导致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以下。

  二,由于大量死藻的分解,会加大氧的消耗,产生氨氮和**酸盐。而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的死藻,特别是遇上*雨天

[《*雨天》是依然痿糟猫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

时更明显。

  三,水中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起来,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四,缺乏藻类的沉降作用,水中悬浮物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微尘、粪便、死藻等)成混浊状态。

  措施

  1、高温季节应保持每天加少量水(一定要在早上加)。

  2、经常补充少量的肥(发酵过后是最好的)。

  3、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

(高温季节最容易缺少微量元素特别是镁和炭)。

  4、多开氧机(预防水分层)。

  5、泼洒清热解毒的药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