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和小人仙是整个养殖的主要经济品种,两者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全年的养殖效益。总所周知,小人仙学名缢蛏,是以大型底栖藻类为主食的,海蜇是以小型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为主食的,两者的生长绝大多数是依赖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想提高小人仙和海蜇的产量,最有效、最省钱的方式就是通过不断地培养藻类和浮游动物等天然饵料,来满足二者快速生长的需求。
经过广大养殖户长期的实际应用和反馈表明,“利饵[利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ì ěr,指诱饵,出处《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多”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料在培养浮游动物、稳水方面效果突出,作为利洋公司首款生态料产品,“利饵多”在海蜇养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了让更多养殖户了解“利饵多”生态料的实际应用,我们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以100亩海蜇圈,每天投喂两遍为例):
一、作为小苗阶段的开口料,营养丰富、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高。
使用方法:从放苗开始,每天两遍,每遍3包“利饵多”拌豆浆(提前一天用“利菌多”发酵)一起投喂。
注意:小苗期间的水质管理以稳水为主,主要预防气泡病,不宜使水过浅或过肥,100亩圈水深保持1.5米以上,5-7天补肥一次,选择在晴天上午“肥水肽”2桶外泼(正常用量的一半),稳定水质。
二、作为培养浮游动物的生态料,成本低、性价比高。
使用方法:从投喂冰鲜料开始,每天两遍,每遍5包“利饵多”拌料(提前半天用“利菌多”发酵)一起投喂。
注意:海蜇长到2-3斤后,对浮游动物需求量越来越[零点乐队于2003年发行的唱片,发行公司是天中文化,此次收录在唱片所有的创作,都围绕乐队本身的经历和情感展开,几乎每一首创作的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小人仙对饵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除了正常投喂外,适当地肥水很重要。我们建议要主动补肥,而不是等到水瘦了再被动地施肥,而且要提高频率,降低用量,即少量多次地补肥。100亩蜇圈(1.5米以上水深)视情况3-4天补肥一次,选择晴天上午“肥水肽”2-3桶兑料一起外泼(正常用量的一半)。
三、作为高温雨季期间调水、稳水使用,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 jǔ liǎng dé,意为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使用方法:高温雨季期间往往容易出现水红、水浑、水粘等水质恶化的情况,此时应该停止投喂冰鲜料,但是海蜇、小人仙的摄食并未停止,“利饵多”作为生态料,有不坏水、不臭底的优势,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利饵多”20包,即可以补充蜇贝所需饵料,又能稳水、不臭底,可谓一举两得。
注意:高温雨季是发病高峰期,主要是缺氧中毒引起的偷死,表现为小人仙蹦床、海蜇落底、鱼虾游边等,所以在养殖中后期定期地改底解毒很关键。我们建议,在进完每潮水后或每茬海蜇拉网后,定期使用“福地安”和“碧水安”改底解毒。
结束语:“利饵多”生态料因其独特的配方和工艺,突破了传统饵料的各种弊端,不仅营养丰富、利用率高,在稳水、调水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我们相信“利饵多”生态料将是蜇贝饵料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