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子胀气[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感,即胃胀气。]的现象在兽医临床较为少见,在养猪生产中不太容易引起重视,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已死亡,特别是大母猪和肥猪,死掉的损失非常大,故也要引起警惕。引起胃肠鼓气的原因比较多,有微生物引起的,有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猪胀气死亡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胀气猪的发生?
猪胀气死亡是因为以下4种原因?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感染
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常波及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病死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很高;发生白痢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
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出生12h至7日龄的仔猪易感染,更多见于3日龄,窝感染率为9%~l00%,病死率为5%~59%,平均死亡率为26%。
大部分猪会发生血痢,腹部皮肤变黑,精神衰弱,不愿走动。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出现气肿,在其他肠管也会出现血样液体。
3、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胃肠炎[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引起的传染病。]
传染性胃肠炎一般发生于冬、春季,可通过猪的接触传播,多呈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性。
**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解剖尸体脱水明显,胃内充满凝*块,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类似病变也可见于流行性腹泻。
4、感染性便秘
据了解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肠结核病、肠道蠕虫病等,能引起严重便秘,从而导致臌气,此外常伴发其它症状及病变。缓解便秘即能缓解臌气,在所谓无名高热的病例中,一些猪场进行通便、散结,缓解臌气,从而提高了率。
5、由于饲喂管理不当
母猪食入饲料过多,而消化道蠕动力不足,饲料滞留在胃肠内,引起魏氏梭菌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从*门排出,使胃肠胀气,**心脏和肺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加速病猪窒息死亡。
如何减少胀气猪的发生?
1、猪舍要做好清洁卫生及饲料存储工作,料槽及时清理,防止霉变。
2、饲料粒度适当,各阶段猪只选择合适的筛网筛孔直径。保育猪1.0mm,小猪1.2mm,中猪1.5mm,大猪1.8-2.0mm,母猪2.0-2.2mm。不按规定使用筛片粗则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过细则会引起胃粘膜溃疡。
3、怀孕及哺*母猪要严格分时段、分餐、定量饲喂,防止吃得过饱引起消化**。
4、适当增加饲粮中粗纤维的比例,每日饲喂一定量的青绿饲草,或者饲粮中添加适量微生态制剂,减少便秘的发生。
5、冬春季做好猪舍的保温防潮工作,加强猪的运动。
猪胀气死亡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胀气猪的发生?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技术人员主要及时发现疫情,作出初步诊断,积极采取相应防疫和治疗措施,控制疫情,将损失降到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