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隔离区:隔离区应远离生产区,要设在生产区的下风方向,最好为地势较低的地方,主要有兽医试验室、病巴马香猪隔离室、尸体处理室等。
加强饲养管理 给猪的饲料要保证优质、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而且适口性好,让猪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提高猪只的自身免疫力。(2)坚持自繁自养 防止购进猪只时把疫病带入。
待主管部门认可后再进行治疗,预防注射,同时做好场地消毒、病死猪及粪便处理等工作。发生一般传染病时猪场要由了解病情的人送检死后不超过六小时的尸体,同时还要送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病猪。
猫是此病的传播者,所以建议猪场(尤其是**场)不要养猫。 治疗:可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或磺胺间甲氧嘧啶,效果很好。 6 猪丹毒 也是由于蚊蝇等昆虫造成的传播,最近一周内已接诊了两例猪丹毒患猪。
猪场的日常管理
1、怎样进行猪场内部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夏季是蚊蝇出没旺季,不仅造成猪场生产环境恶劣,更重要的是给猪场防病带来了困难。
2、管理养猪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猪舍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治、人员管理等。首先,猪舍管理是关键。猪舍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暖,避免猪只受到寒冷、潮湿等**环境的影响。
3、日常管理要求按程序接种好**,控制疾病的发生。猪进入发酵舍前必须做好驱虫工作。进入发酵舍同一猪栏猪的个体大小必须较为匀称,健康。保持适当的密度。
4、人员管理:产房员工应具备责任心、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每个操作环节都应细化,并根据生产成绩对员工进行考核,奖罚分明。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员工心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5、猪场的日常管理:猪群的健康是养猪场成败的关键,作为猪场管理人员及兽医技术人员,应把“防重于治”的思想放在首要位置。
6、离场外出返场的工作人员应在行政区工作2天,经净化后再进入生产区,如果在外接触了动物应在行政区净化6天,淋浴**后再进入猪场。
秋冬交替季节,不同阶段猪的饲养与管理
临床症状;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发生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
秋季对养猪户来说,是养猪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如果养猪户注重防寒、防病,增加饲料营养及猪舍通风,养猪效益增长较为明显。
少餐与多餐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 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
调整好猪舍小环境,做好冬季保暖、夏季降温工作,依据季节、天气情 况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不污浊、适宜温度 15-25℃。要求做好公猪健康状况和疾病治疗记录,公猪舍环境控制记录(每天温湿度、卫生状况等) 。
处于生长育肥时期猪的管理技术,怎样科学养猪
1、另外,喂养过程中要对饲料质量进行控制,严禁霉变饲料进入养猪场,为育肥猪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实验证明,在相同的营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下,不同的饲喂次数对育肥猪的日增重的影响不是很大。
2、分群技术 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对猪群进行调整。
3、适时防疫:对育肥猪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程序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等**,以确保猪健康。
4、肥育后期适当限制其采食量或降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让猪自由采食,以减少脂肪的沉积。这种饲养方式胴体较瘦,饲料利用经济,但肥育期稍长。
5、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肥猪的饲养环境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是体重60kg以前为16~22℃,体重60~90kg为14~20℃,体重lookg以上为12~16℃。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
养猪群怎么管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猪群怎么管理员工、养猪群怎么管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