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是D型)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为特征。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

  本病病原菌主要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次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鼻液、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播,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常见于2~5月龄仔猪。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和死亡率逐减。集约化养猪场发病率高,而农村散养猪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严重。饲养管理不善,猪舍潮湿、拥挤、卫生差,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缺乏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中兽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内因湿热积火上薰,日久蓄脓痈肿而发病。在第1前臼齿前缘作横断切开,可见鼻甲骨萎缩,下鼻甲骨和鼻中隔变形且形成空洞,鼻黏膜[黏膜是覆盖在人体内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腔内壁的一层组织结构,由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额窦水肿,并附有脓性分泌物。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症状:

  初期,患猪频繁打喷嚏,吸气困难,鼻腔积有黏液性脓性分泌物,鼻发痒,烦躁不安,采食时常用力摇头,有时用鼻拱地,或鼻端在硬物上蹭,严重者鼻黏膜破裂出血,眼睑肿胀。后期,大部分患猪鼻甲骨逐渐萎缩,鼻缩短或扭歪,严重时,鼻腔向患侧歪曲,体温正常(无并发症[并发症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医学概念。]),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吮*仔猪多发生于20日龄后,呈群发。病初,患猪被毛无光泽,寒颤,偶尔咳嗽,打喷嚏,吮*减少,鼻流清涕,呼吸不畅,体温40~41C;2~3d后,患猪体温降至常温时恢复吮*,鼻端发痒;5~10d后有的仔猪鼻腔变形,鼻盘歪斜,上颌较下颌短,脸部正面凹陷,皮肤皱褶。若伴发并发症多导致死亡。

  断奶后仔猪(15~25kg)往往群发,急性,突然发病。患猪鼻腔发炎,流脓性黏稠鼻涕,打喷嚏,鼻端发痒,躁动不安,拱地,体温和食欲正常,唯有鼻孔堵塞严重,常见张口呼吸,饮水或吃流体食物时突然抬头张口呼吸,水和食物从口内外流。一般病程15d左右。

  青年猪(40kg以上)呈零星散发,其症状与断奶后仔猪不同的是在打喷嚏时,有时会从鼻孔流出血液,若无并发症多在10d左右康复。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预防:

  1、规模化猪场引进**时应进行严格检疫,以防带菌猪引进,猪引进后至少隔离观察3周,经病原学检测,呈*性者方可混群。

  2、加强4周龄内仔猪的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不同年龄猪分群饲养。

  3、适时进行接种,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4、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减少繁殖猪群、断奶前后猪群的发病,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或治疗的目的。用药前好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药物对猪进行保健。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治疗:

  方一:猪每50kg体重用“混感绝杀”10mL、****[****(Dexamethasone,简称DXMS)于1957年首次合成,并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5mL,一天一次,连用三次,若有出血可再单独注射止血敏[止血敏是防治手术及内脏和皮肤出血。]10mL,每日两次。

  方二:“菌沙磺”“福易来”“血虫灭”“磺中皇”“炎热100”等药物中的一种,配合****、止血敏等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

  除用药外,可用双季铵碘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饮水(1∶400倍稀释),连用5~8d,或用“劲碘”消毒剂饮水(1∶500倍稀释),连用3~5d。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这些都是防止和减少病的基本办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