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们养猪担心的自然就是猪病了,但很多养猪朋友都过多的看重“治疗”——“打针和喂药”!却并没有像对待真正的病猪那样用心和护理[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其实在猪病泛滥的今天,即使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病弱残猪,当然中小规模的猪场如果管理不善,也会经常遇到。那么猪场出现各种各样[【释义】: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的病残弱猪时该如何应对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私以为,导致病残弱猪的发生和存在,主要还是疾病的因素。因为导致动物发病的两大因素就包括外因和内因。下面详细说来:
外因就包括如细菌、**、寄生虫、霉菌(生物性因素);外伤、扭伤(机械性因素);高温(中暑)、低温(物理性因素);中毒(化学性因素);维生素、氨基酸(必需物质的缺乏)等。
内因一般就是指猪的防御机能降低,遗传特性的改变以及猪对致病因素的易感等内在的因素。
病弱残猪的护理原则:
一、早发现:
加强自己或猪场饲养人员责任心的培养,上、下班要定时巡栏,随时注意喂料时不吃料、驱赶时起不了身、长期异常叫唤的猪,必要时做好记号,然后进行处理。需要隔离[《隔离》是一首言承旭演唱的歌曲,该首歌曲发行于2010年01月25日,出自于其专辑《我的秘密** 言承旭 新歌加精选》。]的要及时转移到病猪隔离舍!提到隔离,就要想到病猪隔离舍,至今,我发现很多猪场都没有这个,出现病猪就在猪圈走道里放着!有条件的猪场一定要留一个病猪隔离、治疗圈!
二、对症治疗:
发现异常的猪,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处理,需要隔离的,尽快隔离开;需要动手术的,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前提下,及早手术;猪的体温变化是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再次建议一定要用体温计测量,不能单靠手摸猪的耳朵来判断,这样容易引起误诊。
三、重点护理:
对病猪的护理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促进饮水、吃料,处于病态或异常情况下的猪,和人有病时表现一样,它们的特点是饮水少、吃料少甚至不吃食!而饮水和采食恰恰是任何动物正常生命延续下去所必备的条件。所以,要想办法让病猪尽量保持采食和饮水,必要时还需进行打点滴补液。
另外,大部分发病的猪会害怕冷,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要做好病猪的保暖工作,特别是小猪。
四、果断淘汰:
对于病猪的淘汰,行业内一直遵守的五原则!
以上是对病猪护理的原则,下面我首先以产房出现弱小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为例谈谈。
对于初生弱仔猪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产仔过多,初生仔猪体重低,活力弱;二是母猪胎次高或其他原因,个别仔猪在胚胎时期营养不足;三是由于难产等原因,仔猪出生后体质弱等。
初生弱仔猪中,无病但体重过轻的有,体重大但活力弱的也有,有生理**的也有,如先天性震颤或八字腿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竞争力差,吸奶力量弱,只能占有其他猪剩下的奶头,在其他猪吃饱后吃奶,这样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不利影响,后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弱,直至死亡。有数据显示:初生重低于0.8公斤的初生仔猪以后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大约为77%,低于1公斤的初生仔猪以后的死亡率约44%。
大头儿子猪:
这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规模化[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猪场,这样的猪断奶后通常是不达标的!终的结果是遭淘汰!如果是中小型猪场,根据情况弱小仔猪的具体情况,而趁早选择淘汰或护理!对于体质较好的弱猪,只要给这些弱仔猪同等的待遇,它们也能较好的生长。如能再给以特殊照顾,它们还会赶上其他猪,断奶时可达到或者接近初生健康仔猪同样的体重。具体护理如下:
(1)固定奶头,让弱仔猪吃前边2-3对*头。前面*头的好处:通常产奶量高、小猪不容易被母猪踢到、不容易被粪便污染。
(2)合理并窝,将产期接近的几窝猪并窝,让奶水足的母猪带弱仔猪。这在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当中比较容易实现。
(3)选择寄养,将母性差、产奶性能差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寄养给奶水好的母猪,这个母猪尽量是第3窝的。同时,寄养要在仔猪吃足初*后,进行寄养!
(4)依次喂养,每次喂奶前,将弱仔猪先捉出来吃奶,待它们吃饱后再将健壮的仔猪放出。这样弱仔能吃上足够的奶,可以增强体质。
(5)注射器灌注,将母猪奶挤出或将以前准备好的奶水,通过口服的方式灌给弱仔猪,这样仔猪可以吃到更多的奶水。这种方式对出生后不会吃奶或吸吮力量不足的仔猪效果较好。
上述就是关于“
猪场出现各种各样的病残弱猪?!如何应对??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公众号:huobao1866tv,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