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中暑[中暑(thermoplegia)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于闷热的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南方高温高湿比北方多发,在高温的天气里,如果你发现猪猪呼吸急促,眼结膜潮红,或充血。体温升高到42至43度,口角周围有白沫,倒地或站立不动,可能就是中暑了,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夏季猪中暑的原因,夏季防治猪中暑的方法:
夏季猪中暑的原因
夏季猪场发生中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猪舍[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太小或窗户太少,引起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不好;
(2)猪圈小,栏存生猪密度大,猪体散热多,造成局部气温升高;
(3)缺少饮水[饮水:①yǐn shuǐ:1.(动词)喝水;2.谓清廉;3.(名词)指饮用水。];
(4)饲料容易变质;养殖工人没有的技术,一旦发现猪不吃,只知道按常规疾病治疗,没考虑到饲养管理因素。
(5)猪舍建造不科学,活动场上方没有搭凉棚[凉棚,拼音liángpéng,出自 《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
夏季猪中暑的一些症状:
中暑常发生于闷热的夏季,一般是早上正常,下午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卧湿地。前期伴随呼吸困难,喘的厉害,后期出现痉挛,共济失调。
临产猪、哺*母猪、有肢蹄病的猪很容易发生,这些猪往往成为信号猪。此病的发生,与猪体的产热、散热不平衡,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炎热的夏季,猪过度疲劳,特别是长途运输、追赶以及猪舍狭小、圈猪过多、通风不好而影响体温散发,均能促进发病。
夏季防治猪中暑的方法
预防:
(1)应建科学化,标准化的猪舍,周围应留足窗户;
(2)圈栏存猪不宜过多,密度应合理化;
(3)给足清洁饮水,应适量加入清暑散,有条件的定期给猪喂些西瓜、绿豆汤等降温防暑料;
(4)猪舍内应勤打扫,搞好清洁卫生,有条件的安装喷雾设备,让其自由淋浴;
(5)搭好凉棚,若是恒温猪舍,除了盖好纱网防蚊虫外,还应在猪活动场上方搭凉棚,如有葡萄、丝瓜、葫芦等藤蔓类植物上架,则防暑效果更好。
中暑猪的治疗步骤:
个体猪发生中暑时,应尽快使猪舍通风凉快、或将患猪转移到*凉的地方,用冷水浇敷头及**,必要时可用0.5~1%的凉盐水反复灌肠。重者10%的樟脑磺酸钠12-2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加入5%的糖盐水250~500毫升耳静注:有神经、不安症状者,用**针2毫升的3~5支(或2.5%的氯丙嗪3~5毫升)肌肉注射,(以50公斤体重为例的剂量)。
规模化猪场发生中暑时,应通风喷洒凉水,有条件的使用冷风机和水帘,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饲喂青绿饲料,注意饲料的变质,加强管理,随时发现情况找出原因,及时解决,消除隐患。
以上就是夏季猪中暑的原因,夏季防治猪中暑的方法的具体内容,尽可能迅速地降低体温,是治疗中暑的关键,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