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1)时间:2005年3~11月;
(2)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区位于苏州南城,于2001年由原吴县市撤市分设成区,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孙子兵法》的诞生地,故宫设计营造者、“香山帮”鼻祖蒯祥的故乡。]横泾镇上林村东太湖网围养殖区;
(3)主体:养殖户席江泉;
(4)养殖面积[养殖面积是投放鱼苗鱼种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水面面积。]:网围养殖面积为63亩,分3只网围,每只面积21亩;
(5)养殖模式:网围养蟹中套养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
2.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及主要养殖技术与管理
(1)放养
(a)网围养蟹:放养时间为3月12日,共放养平均[平均,一致,统一。]规格60只/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的本地优质蟹种31500只,平均每亩放养500只。
(b)套养鳜鱼:放养时间5月29日,共放养平均规格为10厘米左右的当年培育的鳜鱼种945尾,平均每亩放养15尾。
(2)主要养殖技术与管理
(a)网围内清除敌害鱼类;
(b)选择优质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种类并控制水草生长,水草覆盖面积保持在90%以上;
(c)投放足量螺蛳,每亩投放500千克左右的活螺蛳;
(d)挑选优质蟹种,每只蟹种都要经过严格挑选;
(e)做好蟹种培育管理;
(f)科学投饲,根据河蟹的食性、摄食习惯和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对营养的要求状况进行投饲;
(g)要加强管理,保持网围区的清洁卫生,勤观察河蟹和鳜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定期检查网围设施,在汛期台风期间要及时加固、加高网围。
3.效益分析
(1)产量共起捕成蟹4158千克,平均亩产66千克,平均规格180克/只,回捕率为73.3%;起捕鳜鱼425千克、平均亩产6.75千克,平均规格为0.6千克/尾。
(2)产值产值共计395470元,其中河蟹产值为374220元(4158千克×90元/千克);鳜鱼产值为21250元(425千克×50元/千克),平均亩产值为6277.3元。
(3)成本成本共计179633元,其中网围12600元,蟹种31500元,鳜鱼种4725元,饲料47458元,螺蛳18900元,水草18700元,水面租金15750元,人工30000元。亩均成本为2851.3元。
(4)效益共或利润215837元,亩均利润3426元。
(5)投入产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投入和产品分配的平衡关系。]比投入产出比为1:2.2,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