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是育肥猪场较为常见的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疾病,近些年来,商业养猪的规模不断扩大,猪水肿病也成了困扰各大猪场的重大问题,猪水肿病也叫做肠毒血症、胃肠道水肿,是一种急性、**性的病症,一般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引起,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猪水肿病的病因和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猪水肿病的病因
临床症状
猪水肿病根据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情况可以大致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形容词 医学上指病症次于急性 如:亚急性中毒,亚急性湿疹 ...]型和最急性型三种。急性发病的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会表现出抽搐、四肢紧绷并突然倒地等症状,有时会伴有口吐白沫的症状,后突然死亡。亚急性发病的仔猪发病过程会持续1~2天,发病初期表现为停止进食、四肢共济失调,无法平稳站立呈醉酒状态、体温降低。继而表现出四肢无力,无法站立等症状,躺地后四肢蹬腿,在对病猪触诊的过程中会伴有嘶吼等情况,皮肤状态异常,指压会形成压痕,胸腹、头部等部位会出现明显浮肿,症状严重的仔猪会呈现上下眼睑肿胀闭合的情况。发病后期,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温过低、四肢游泳状划水并开始间歇性痉挛,无法医治。急性发病的仔猪发病异常迅速,往往突然发病导致死亡。个别仔猪会呈现兴奋状态、尖叫并狂躁的踉跄奔跑,发病后几小时内死亡。
病因分析
(1)内在原因
仔猪的免疫能力较差、胃部的PH值較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发育不成熟、相对容易诱发猪水肿病。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全,饲料通过口腔进入食道后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导致大肠杆菌的大量、高速繁殖,进而产生水肿。另外仔猪断奶之后,母源抗体保护逐渐丧失,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孱弱,食用饲料之后容易损伤肠道,饲料无**常吸收,同样会使大肠杆菌过量繁殖,发生水肿。
(2)外在原因
猪水肿病的发生受外部影响,多由饲料引发,如果在搭配饲料的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导致饲料出现质量问题,某些饲料盲目追求高蛋白含量,很容易引发水肿病,这也是为什么猪水肿病多发生在生长情况良好的仔猪身上的原因。另一方面,饲料中存在的病菌对仔猪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极大影响,体质较弱的仔猪很容易感染水肿病。除此之外,水源的病菌感染也是诱发仔猪发病的重要原因。
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1、治疗措施
发病仔猪应选用相关药物采取治疗,例如:恩诺沙星按照体重1.5ml/kg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连用5天,每日2次。或按说明书配合中药双黄连注射液使用庆大霉素、乙酰甲喹等肠道消炎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同时用**酸钠-维生素E针剂肌肉注射,1~1.5ml/头,注射3次,3天一次。另外使用50ml的10%葡萄糖、50ml的25%山梨醇或50ml的20%甘露醇静脉滴注,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并解除水肿。
2、预防措施
首先仔猪应避免出现过早断奶的情况,刚刚断奶的仔猪应避免突然改变饲料,也不应饲喂过饱,同时应控制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避免蛋白质含量过高。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提升仔猪抗病性,并保证仔猪肠道清洁。其次在患病猪群中,刚断奶仔猪饲喂料时应适当添加抗菌药物,避免将病菌带入猪场。出猪后需要及时做好猪舍的清洗消毒并及时打扫猪舍内卫生。后,该病的传染性具有散发性特点,管理人员需要随时观察,并加强饲养管理以确保猪栏内干净卫生、干燥、通风良好,并及时做好栏内消毒和卫生打扫,争取尽早发现仔猪病情,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还要对同栏仔猪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二次传染。
以上就是“猪水肿病的病因,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国人对肉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育肥猪场的工作也日益繁重,仔猪的健康直接关系着养猪场的出栏率。在猪水肿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了解病情特点和发病原因,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化分析、研究,设定完善的防治方案。遵循科学化的原则,提升防治标准,加强猪水肿病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