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是猪场[猪场拼音:解释:1.]生产的核心猪群,关系到猪场实际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因此养好母猪就是保证猪场利益化的前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并不理想,其中以母猪产后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ā qíng,指性成熟的雌性哺*动物在特定季节表现的生殖周期现象,在生理上表现为排卵,准备受精和怀孕,在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纳异性。]的现象为普遍。那么造成母猪不**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也成为了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小编通过了解多家猪场,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养好母猪很关键
一、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问题:
1.后备[后备 - 概述:hòubèi,英文,reserve。]母猪初配年龄过早
2.后备母猪饲养过肥
3.母猪断奶后失重多
4.仔猪断奶晚
二、疾病[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问题:
1.内科疾病:如常见的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卵巢肿瘤是女性***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可以导致母猪产后不**。
2.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狂犬病(rabies)是狂犬**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蓝耳病等繁殖障碍型传染病,可以导致母猪产后**不正常。
三、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3.6条款对“环境因素”作出了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季节因素:初产母猪在夏季的**率要比其他季节低20%,又比经产母猪低25%。
2.霉菌毒素:在梅雨季节,环境湿度过高可以导致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则会引起母猪不**。
四、解决方法:
1.饲养管理方面: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实行早期断奶,母猪断奶后采取短期优饲的饲养方法来迅速恢复体况和膘情。后备母猪不要用肥育后期料饲喂,以免体内沉积过多脂肪,确定好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一般情况下初配年龄是7月龄左右,体重在100公斤-120公斤时进行初次配种。
2.疾病方面:
(1)传染病方面:传染病如猪瘟、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蓝耳病等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为了保证**的免疫效果,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倍加康”来提高**的免疫效果,用量是每吨饲料中加入0.5公斤,连用七天以上。
(2)内科疾病:母猪的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疾病可以影响母猪的正常**,针对这些疾病,可以选用中草药制剂“**散”,该药可以治疗母猪不**,**不规律等病症,且该药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无耐药性,用法和用量是口服或者混饲,一天一次,每次30-60克,连用4-5天。加适量红糖与该药混合灌服,效果更佳。
3.环境因素:
夏季保持舍内温度在27℃左右,每吨饲料中添加“霉毒清”1.5公斤来防止霉菌毒素中毒。
综上所述,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群并圈,使用公猪诱导,对于激素分泌紊乱的母猪用激素**,多运动,平时多晒太阳,以促进母猪的正常**,从而保证猪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