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养鸭一般什么时间段养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一般养殖鸭子多久可以出栏(养鸭多少天可以出栏)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般养殖鸭子多久可以出栏
这个要看你的管理和饲养如何了,如果是正常喂养,健康成长的话,一般43-45天可以出栏。如果鸭子生病了或者是其他原因,估计时间要长一点。管理水平可以,饲养得当,最快38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了。
饲养技术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防治疾病。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收起
应该怎么养鸭子?
要养好也要分多方面
饮水管理
整个生产期都要保证鸭子饮水。育雏期前7天供应凉开水。育成期舍外有饮水槽时,舍内可以不供水,早上喂料前半小时供水。产蛋期、高温季节中午和夜间舍内要确保水的充足供应。饮水器、水槽每日清洗消毒,水箱、水线定期浸泡洗刷消毒。
喂食管理
开食
2 0-~28天的料量控制3第5星期料量的确定
6-18星期料量的确定
公鸭料量的确定
18-19星期由限量饲喂向限时饲喂的转换
22星期后料量的控制
采食时间的缩觚料量降低的问题
体重及均匀度的控制公母混群
关于鸭子的养殖技术
养殖鸭子其实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只要你有信心就可以,,,多细心的照顾它就可以了,,,我就喜欢养殖,,我可以用我所有的时间来照顾它,,这样就可以,,有什么不会的上网查查怎样养鸭不生病又长得快
1、合理的通风透气,是为了供给鸭足够的新鲜空气。 排除鸭舍内的湿气、二**碳、氨气等有害气体,保持鸭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要求以人进入鸭舍内不感到闷气和**眼、鼻为好。 做法:适当开启朝南窗户,在雏鸭饮水、吃食时给以通气换气,冬季可在中午进行。2、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应配制夏季高温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用仔鸭饲料配方。配方中可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满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过程中的散热。
3、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太阳辐射热影响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高温期间可在屋内顶淋水或喷水雾化,也可在外屋顶上刷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4、发酵床养鸭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发酵床养鸭技术可以在鸭舍内提高鸭自然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了鸭肉的品质。
谷物类可用粉状、粒状各半或全部粉状混以其他饲料加水拌成干湿状喂给。鲜货(下脚)要煮透,青饲料要新鲜,不可中断。北京鸭一般每昼夜饲喂4次,即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9点、夜里3点:停产鸭日喂二次,一般每日每只消耗混合料3~4两,青料3~4两。麻鸭一般每天喂三次,早、中、晚定时给料,夏季天热,早上一顿应提前(5点),晚上一顿要推迟(7点);冬季夜长,可适当喂些粒料。为了补充矿物质,可在舍内食盆里放些碎贝壳、蛋壳等,让鸭子自由采食。产蛋期间不论熟料和生料均为2.2~2.5两,青料2~4两。
青料与精料的比例一般各为50%,但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产蛋鸭过肥,可加大青草比例;不产蛋和人工强制换羽的鸭群,草料可占精料的70%以上,最多可达150%。青饲料缺乏时,可喂大麦芽,效果很好。
怎么养一只鸭子?
1。不知道你买的小鸭子是多大的:刚出壳几天的小鸭子,用米饭加点水喂养(容易消化);如果有一两个星期大的话,用大米加说水喂养;一个月大的就可以直接喂杂粮了(稻谷,米糠,鱼虾蚯蚓等),家里有蔬菜也可以扔给它吃,这样长的比较快。2。白天可以围在一个角落(不要太晒)放点清水,晚上必须放纸箱子里,有条件的用铁笼也可以,用东西架高点,不要让鸭子和地面接触,这样也可以防老鼠。
3。鸭子还小的时候你可以在箱子或笼子里垫一层报纸,大点你就必须许每天清洗了(太臭)。
4。小鸭子刚买回几天都会叫(除非买很多),鸭子很通人性,你陪它玩的时候就不叫了。我曾经也有养过一只的,一看到我还会跟着我跑呢。
5。鸭子虽然会水,但不要特意让它在水里泡者,只要保持每天喝的水就可以;如果想看鸭子戏水的,小鸭子下水,只要把毛打湿就可以拿上来了。
6。不用打**。
鸭子是什么时间段下蛋
鸭子产蛋时间多集中在每天的晚上十二点到三点左右这段时间,需要生长5个月左右才能进入产蛋期。鸭子夜间产蛋主要和鸭子的驯养问题有关,鸭子是经过人们驯化的家禽,在晚上下蛋也是经过人们驯化后的结果。因为鸭子白天的时候是要到水里面活动、寻找食物的,如果鸭子在白天下蛋的话就会造成鸭蛋掉进水里,或者造**们收鸭蛋的工作量变大。
所以人们在饲养鸭子的过程中会在每天的早上放鸭子出圈的时候摸一下鸭子是否产蛋了,如果还有蛋没有下,就不能够将鸭子放出去,久而久之,经过人们这样的驯养,家养大的鸭子就形成了晚上下蛋的习惯。
扩展资料:饲料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鸭子,从饲养标准中找出它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次大体确定各类饲养的比例。
鸭的日粮在计算时,先抓住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十胱氨酸等4种主要指标。各类饲料的大致比例确定后,先计算4种主要营养素,如差距大,要进行比例调整。
经过比例调整,各种主要营养素已很接近时,最后加入无机盐饲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使之达到全价标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鸭子
夏天在南方养鸭应注意什么?
68.鸭场选择有一定的种植业基础的地方吗?在鸭场的选择时,定要考虑当地的农业情况,一方面存饲料的供应上,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使鸭场的排泄废物通过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成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反过来提高饲料原料的品质,实现饲料的绿色、无公害化,从而实现养、种结台,推动农业、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69.鸭场选择要环保吗?
空气与气候条件在绿色养鸭过程中,环境空气质罱应符合国家环保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注(GB/3095--1669)。
在选择场址时要考虑到种鸭的原产地的气候条件不能与当地相差太大,否则,轻则会降低鸭的生产性能,严重的还会引起鸭的死亡。
70.清洁而充足的水源对鸭场重要吗?
鸭场的用水量大应以夏季最大耗水量为标准来计算需水量。养鸭场的水源应当充足,水质良好。种鸭场和蛋鸭场需要水而用作鸭群游水活动、交配的良好场所,因此,种鸭舍最好选在与天然水域相连的缓坡地方修建,可以减少陆地运动场的面积,又能满足水禽喜水的生活习性。商品肉鸭场可不必设水上运动场,但在陆地运动场上要设置足够的饮水器(槽)。
水源要卫生无污染,使用地面水时,要求不含有病菌和毒物,无臭和异味,水质澄清,适于鸭群饮用。
鸭的用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养殖人员及畜禽日常生活饮用水,一是其他用水,包括清洁用水,运动场用水等。
71.鸭场为什么要科学分区?
一个完整、规模大的高效绿色养鸭场应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区。功能区的划分是否合理,各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着鸭场的基建投资,还影响鸭场以后的经营管理、生产组织、生产效率和场区内的小环境及兽医卫生水平。因此,在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合理的分区及各分区间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的鸭场环境和高效率的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可靠保证。
72.鸭场的分区原则是什么?
⑴目的明确。场区的划分应当充分的体现建场的方针、任务,存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土地的使用,尽量不占用耕地。
⑵充分利用场区的地形地貌。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物,以创造最有利的鸭的生产环境、减少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章。
⑶符合绿色养殖标准。在场区的划分时,要考虑如何避免场区内的相瓦污染,以及如何避免场区的污染物污染外界,特别是靠天然河道建的鸭场。
⑷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在规划时应留有余地,尤其是对生产区规划时更应件意。
73.鸭场通常分几个功能区?
⑴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和场所。
⑵行政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供电供水动力设施等。
⑶生产管理区。包括消毒更农室、休息室、鸭舍、饲料储存、加工、调制、产品库等建筑物。
⑷生产区。种鸭舍、商品鸭舍、孵化室等。
⑸病鸭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
⑹污物处理区。包括厕所、焚烧炉,粪污处理池等。
74.鸭场建筑为什么要科学合理布局?
在已确定的功能分区内。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对场区环境状况、卫生防疫条件、生产组织、劳动生产率及基建投资等有直接影响。
75.鸭场布局原则是什么?
⑴应根据生产环节确定建筑物之间的最佳生产联系。
⑵应遵守兽医卫生防疫和防火安全的规定。
⑶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条件.
⑷合理利用地形、地势、主风向和光照。
76.鸭舍的建筑要求要达到哪些指标?
⑴防寒保暖。鸭舍建筑的基本要求是防寒保暧,特别是育雏室。鸭舍的顶部往往需要有隔热保温层。冬季,寒冷地区要有供暖设施,如用煤炉加热,应注意通风,防止一**碳中毒。
⑵通风良好。通风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鸭舍与主导风向的夹角。从防止冷风袭击和加强排污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鸭舍朝向应与主导风向呈30~45。夹角为宜。
⑶防止其他动物侵袭。主要包括鼠、犬、狼、蛇等动物的侵害,尤其是鼠和黄鼠狼的侵袭,不但能伤害鸭子,还能传播疾病,造成疫情。
⑷便于清洗消毒,排水良好。
⑸保持安静,减少各种应激。
⑹因地制宜,降低造价,节约投资。育雏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干燥透气,肉鸭舍不用建水浴池,以减少肉鸭活动,利于育肥;成年鸭怕热不怕冷,种鸭舍只要能关拦鸭群、挡风遮雨即可。
77.鸭舍的建筑材料该如何选择?
鸭舍筑材料的选择鸭舍建筑用材料的原则应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可根据饲养地建材资源条件和当地自然气候情况决定。北方养鸭区,由于冬季寒冷且时间长,因而建筑用材应选砖瓦,这样建筑的鸭舍虽一次性投资大,但较保温,或者在鸭舍南边半坡用塑料薄膜覆盖,这样既可减少投资又可使鸭舍冬季利用太阳能来保温暖。为提高鸭舍保温性能和降低鸭舍造价,现在多用单砖墙外加保温板的保温措施,效果较好。
78.科学合理的鸭舍结构是怎样的?
科学合理的鸭舍结构虽然鸭舍建筑结构是根据当地资源和饲养者的投资能力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内部结构必须合理,这样才能使饲养管理方便、节省人力和减轻劳动强度。一般内部结构包括门窗面积、走道的宽度、屋檐高度、围栏高度及水食槽的安放等等。
79. 鸭舍多高合理?
为节省材料,鸭舍高度可以低些,一般檐口离地面高2~2.3米,在长江流域区屋檐离地面距离2.2~2.4米左右;南方温暖区屋檐高需2.5~2.8米左右,以利夏季通风。如按饲养的鸭群类型来分:肉用仔鸭舍檐口可适当低些,种鸭舍可适当高些;采用网上平养的鸭舍檐口可适当高些,采用地面平养的鸭舍檐口可适当低些。
80.鸭舍跨度设计为多少为好?
由于鸭舍跨度直接影响着内部小气候。当鸭舍跨度过大时,舍内虽易通风换气但不易保温,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造价高;鸭舍跨度过小时,舍内虽易保温,但不易通风换气。所以为了免受或者少受外界影响,做到冬暖夏凉、通风干燥,形成舍内良好的小气候的目的,就必须设计合理的鸭舍跨度。
一般来说,考虑保温为主的北方养鸭区和育雏用房,鸭舍跨度可适当小些。而需要考虑防暑为主的南方鸭区和种鸭舍房屋跨度可大些。对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来说,肉用仔鸭舍跨度以7.0米、种鸭舍跨度以5.0~5.5米为宜,走道宽1.0米以上,通常是建成单列式。而且分成小间为佳。
81. 鸭舍地面有何要求?
舍内应尽量铺水泥地面,同时运动场向外倾斜,以利排除室内水分。商品内鸭舍或农家养鸭如条件限制,也可不铺水泥地,而用垫料,尤其是北方养鸭区,由于气候比较干燥,鸭舍需要保温,更适于在舍内采用垫料饲养。
82. 鸭舍运动场有何要求?
陆上运动场是鸭子吃食、梳理羽毛和昼间小憩的场所。其面积应大于鸭舍面积。由于鸭脚短,不平的地面常使其跌倒碰伤,不利于鸭群活动。要求地面平整,略向水面倾斜,不允许坑坑洼洼,以免蓄积污水。陆上运动场起码应三合土夯实。在运动场和水面连接的倾斜处.要用水泥砂石砌好,以防水浪冲击后,泥土塌陷;斜坡要倾斜25。~30。,且延伸到枯水期的最低水位线以下。养鸭前必须修得坚固、平整。有条件和资金充足的养鸭场,最好将整个鸭滩用水泥砂石抹上,这样既坚固,又方便冲洗鸭粪。水上运动场是鸭子玩耍嬉戏、繁殖交尾、捕食鱼虾的场所。通常水上运动场的面积应大于陆上运动场。一般每100只鸭需要的水上运动场面积为10~40米。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大一些。通常鸭舍和运动场是根据鸭子的分群而用围栏隔成一块一块的。
83.鸭舍每栏宽度和分隔小间有何要求?
饲养时鸭群不宜过大,可将鸭群分到若干个小间饲养,分隔成的小间大小,应示鸭舍每间的宽度而定。一般肉用仔鸭每群100只左右一间,每间约3.5米宽(跨度7米),分隔成的小间20平方米。种鸭群每群30只,5米跨度(1米走道)的鸭舍用l间,每间约3.5米宽,分隔成的小间14米饲养面积。间隔可用网眼较小的铁丝网分隔,尽量少用尼龙网分隔,以免鸭头经常伸入网眼内被套住受损,严重时造成窒息死亡。
84.育雏舍和仔鸭舍有何要求?
雏鸭在20日龄前要求舍内温暖下燥,所以育雏舍应保温性能好,空气流通而无贼风。每幢育雏舍檐高2米,窗与地面比例为1:10或15舍内分为10个小间,每间的面积为20米。,可容纳20日龄以内的雏鸭200只,20日龄后的仔鸭100只。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25~30毫米。地面可用黏土铺平打实或用粗沙铺地压实,亦可用方砖铺地使地面保持干燥。舍前设运动场,与水面的距离应在7~8米,其中平地4~5米,连接水面的斜坡长约3~4米不宜过于倾斜,运动场的平坡区也可设置喂料区,用于外界气温较高、气候良好时雏鸭在外喂料饮水。在雏鸭早期应在舍内靠过道一侧设置水食槽,这样既便于饲喂,又可防止早期在室外饲喂不利于雏鸭的保温。当将雏鸭饲养至20多日龄可脱温时,将雏鸭的饲养密度可减少一半,将生长较快的一半转到另一幢仔鸭舍,留下另一半在原育雏舍饲养。
85.种鸭舍结构有何要求?
种鸭舍每栋容量以不超过400只为宜,鸭舍檐高2~2.3米左右,窗与地面比例为l:10左右,气候温和地区鸭舍朝南边可以无墙,也不设窗户,应全敞开。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15厘米,每平方米可养3只肉种鸭或6只蛋鸭。一般鸭场,在鸭舍一角设产蛋区。鸭舍外有陆上运动场,场上应搭建遮荫棚,以供种鸭雨天活动和采食饮水之用,也可做夏天乘凉之用;同时需设置水上运动场,以供种鸭沐浴和交配之用。陆上运动场及水上运动场的宽度应略大于鸭舍宽度。室内也可采用板条或竹片漏缝地板饲养。
86.孵化室结构有何要求?
孵化室的大小,应根据孵化器大小、数量而定。孵化室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四周用水泥墙、楼板平顶,应设隔热层;采用人字顶结构的要增设天花板。前、后墙有窗,房檐高3米左右。室内既要能通风、又要保温,冬暖夏凉,地面铺有水泥,且有排水出口通室外,以利冲洗消毒。室内水、电必须24小时保证供应。
87.饲养密度和建筑面积该如何估算?
不同类型的鸭(肉用型或蛋用型)饲养密度不同;同一类型的鸭如日龄不同,或生长阶段不同,其饲养密度也不同;同一类型的鸭,虽然日龄也相同,但由于饲养季节不同,鸭舍大小不一样,其每平方米鸭舍的养鸭数量也有差异。因此,建造鸭舍计算建筑面积时,要留有余地,适当放宽计划;但在使用鸭舍时,要周密计划,充分利用鸭舍面积提高鸭舍的利用率。
一般原则是,单位面积内,冬天可适当多养些(提高密度),夏天少养些;大面积的鸭舍,饲养密度适当大些,小面积的鸭舍,要适当少养;运动场大的鸭舍,饲养密度可适当大些,运动场小的鸭舍,饲养密度要适当小些。
88.简易鸭棚如何建造?
在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多建简易鸭棚用以饲养各种类型的鸭群,最常见的有南方的拱形鸭棚和长江流域的塑料大棚形鸭舍,这两种鸭舍形状、结构相似。
鸭舍骨架用竹木构建,高度以便于人的操作为宜,一般约2米,底宽2~3米.鸭舍长度根据饲养鸭数而定。棚顶采用芦席铺盖而成,其上再覆以油毛毡或塑料薄膜以防雨雪,北方地区可在上面盖上稻草等覆盖物,以便夏季防暑和冬季保温。夏季将四周撑起敞开,形成“凉亭”,四周用竹栅或网围起,棚内除养禽外,还供饲养人员食宿、堆放饲料及存放蛋。这种鸭棚也可根据放牧禽群的需要而挪动地方,主要用于仔鸭和后备种鸭及放牧蛋鸭的饲养。
89.固定式群养鸭舍如何建造?
固定鸭舍按用途分为育雏鸭舍、育成鸭舍、填鸭舍和种鸭舍;按建筑式样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密闭式、开放式、半开放式、平养鸭舍、网上饲养鸭舍、半网上饲养鸭舍等。
90.固定鸭舍有哪些优点?
第一,提高饲养密度,减少基建投资。
第二,利于进行饲养管理。由于操作方便,大大节省清洁卫生的时间,增加管理数量,每个饲养员可以饲养更多的肉鸭,比散养方式增加更多的饲养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提高商品鸭的生长速度。可以控制种鸭的生长状态,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饲养效益。
第四,利于对整个生长过程的记录与观察。对各个阶段鸭进行精心地观察和记录,及时掌握各个阶段鸭的生产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保障整个生产过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五,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91.喂料器和饮水器应怎样使用?
根据鸭的品种类型和不同日龄,而配以大小和高度适当的喂料器和饮水器。饲喂雏鸭时,可用塑料布或竹席、草席代替。较大一点的青年鸭和种鸭可用无毒的塑料盆饲喂,以便于清洗、消毒。鸭用饮水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自制,如用塑料瓶、广口瓶改造,也可以购买一些商品化的饮水器,如钟式饮水器、吊塔饮水器等。总之,要求所用饮水器、喂料器适于鸭的平喙型采食、饮水特点,能使鸭头颈舒适地伸入料、水器内采食和饮水,但最好不要使鸭任意进入料、水器内。其形式和规格可因地而异。
92.鸭舍环境控制设备怎样使用?
⑴控温设备。温度控制是鸭舍环境控制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南方温暖的地区还是北方寒冷的地区;无论是雏鸭还是种鸭的通风换气,以保证舍内的空气流动,寒冷的季节道风有利于鸭舍内温差的调整,夏季有利于降温,保持空气清新。
⑵光照设备。在鸭的不同生长阶段都需要施以适宜的光照,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能力。光控可采用日常用灯泡,也可以用专用的设备。具体操作可参考鸭不同阶段的光照时间和所用设备的说明进行。
鸭的饲料与营养技术
93.科学养鸭对饲料原料产地环境有何要求?
在绿色养鸭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饲料的配合是系统工程中的基础步骤之一。只有绿色的饲料原料加上科学合理的配方才能饲喂出满足绿色标准的鸭子。
⑴产地选择:绿色饲料原料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尤其是选择具有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志的原料产地。
⑵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参照国家环保局1996年l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5一1996)执行。
⑶灌溉水质,农田灌溉水质量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492)
⑷土壤环境质量应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中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中土壤环境质量指标执行。
94.鸭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
从使用添加剂的主要目的和作用的角度,可将现在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概括为6大类。一类是补充和平衡营养类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索、微量矿物元素等。二类是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物,包括抗球虫药类、驱虫剂类、抑菌促生长类等。三类是生理代谢调节剂类添加剂:包括激素类、抗应激类、中草药类。四类是增食欲助消化类添加剂:包括酸化剂、甜味剂、鲜味剂、香料、生菌剂(益生素)、酶制剂和缓冲剂等。五类是饲料加及保存剂类添加剂:包括防霉剂、抗**剂、黏结剂、抗结块剂、*化剂、青贮保存剂等。六类是其他类添加剂;包括着色剂、饲料色素、活性炭、沸石、麦饭石、膨润土、硝酸**等。在鸭绿色饲养中,应按高标准、严要求来选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不能使用激素类添加剂不能使用被农业部列出违禁的药物,更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95.应用鸭饲料添加剂该注意哪些问题?
⑴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各有其不同的作用特点,必须结合畜禽饲养的需要、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⑵合理选择载体。饲料添加剂一般混于干粉饲料载体中,短期储存待用,不得混于加水储存的饲料或发酵过程中的饲料内,更不能与饲料一起煮沸使用。
⑶搅拌均匀。由于饲料添加剂添加到日粮中的量很微小,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搅拌均匀。当把微量的添加剂直接混合于大量的饲料中往往不能达到均匀的程度,会影响动物的有效利用。
⑷防止引起中毒。目前给畜禽规定的各种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都是大致的需要量,若超过需要量过多就可能引起中毒,产生生理障碍。所以在添加时一定要看准、称准。
⑸配伍、禁忌。使用饲料添加剂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协同与对抗关系。比如说矿物质添加剂最好不与维生素添加剂配在一起,因为它会使一些维生素**。
96.鸭需要那些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在鸭体内占3%~5%,是构成骨骼、蛋壳的重要成分,有些分布于羽毛、肌肉、血液和其他软组织中,有些是维生素、激素、酶的组成成份。这些矿物质元素虽然不是鸭能量的来源,但有参与机体新陈代谢、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是保持鸭正常生理功能和生产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在鸭体内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占体重的0.0l%以上的元素为常量元素,如钙、磷、氯、硫、钾等元素,占体重的0.01%以下的元素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碘、硒等元素。
97.鸭需要那些常量元素?
⑴钙和磷。钙和磷是鸭需要数量最多的两种矿物质元素。它们是构成鸭骨骼的主要成分。
钙,在维持神经、肌肉、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调节酸碱平衡、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蛋壳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磷,作为骨骼的组成元素,其含量仅次于钙,也是构成蛋壳和蛋黄的原料。磷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代谢,钙的吸收利用以及维持酸碱平衡中,也有重要作用。
钙和磷两种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饲料中某种元素的含量过高都会影响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两者必须保持适当比例。
⑵钠和氯。钠和氯是鸭的血液、体液的主要成分它们在维持体内渗透压、水、酸碱平衡上,起着调节作用,同时与调节心脏肌肉的话动、蛋白质的代谢也有密切关系。
98. 鸭需要那些微量元素?
⑴铁和铜。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某些**酶中,铁不足时发生贫血。铜与铁共同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⑵锌。锌在鸭体内含量很少,但分布却很广。它是许多金属酶类和激素、胰岛素的构成成份,因而它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它还与羽毛的生长、皮肤的健康、创伤的愈合及免疫功能有关。缺锌时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生长**,诱发皮炎。
⑶锰。锰主要存在于血液、肝脏中,是作为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酶的组成成分,具有促进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对产蛋鸭有增加蛋壳强度的作用。
⑷硒。硒是谷胱甘肽过**酶的必需成分,这种酶和维生素E都具有保护细胞膜不受**物损害的作用.并增强鸭的免疫功能。
⑸铬。铬是葡萄糖耐受因子(不可缺少的成分)。GF的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是调节能量、脂肪代谢、蛋白质沉积和胆固醇利用的重要激素。当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细胞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能力受到影响,导致脂肪细胞增加,蛋白质沉积减少。
99.鸭需要哪些维生素?
维生素的功能是生理上必需的营养物质,起着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的作用,参与酶活性的维持、增强免疫力,虽然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是维持鸭的生命和生长所必需的一类特殊的营养物质。在鸭的饲养上主要用于促进鸭的生长,保护健康,提高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及繁殖率。
鸭所需的维生索有13种,根据其特性可以分为水溶性的:维生素B1,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除了维生素C外,其余的维生素都要通过饲料获得,因为鸭体内不能自行合成。
希望能帮到你
养鸭子都需要注意什么
一、品种选择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