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罗曼蛋鸡苗的养殖方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罗曼灰养殖手册?(罗曼灰饲养管理手册)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罗曼灰养殖手册?
罗曼灰蛋鸡苗在孵出二十四小时左右就可以开食了,可以将小米或者是碎玉米等私聊撒在红色的塑料布上,这时候就可以让你养殖的蛋鸡苗练习啄食,要注意饮食量,坑定是不能过量的,尽量控制在八成饱左右,而且还要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罗曼粉蛋鸡光照时间?
1、遮黑式饲养6周前渐减光照时间,8周—18周龄维持8小时光照时间,从体重达到1450g时,开始加光**,加光应每周增加一次,达到16小时要有8次增加。2、开放式饲养6 周前渐减光照,8周—18周恒定**长自然光照时间,体重达到1450g时,开始加光**,直到16周—17周维持到产蛋结束。
鸡苗养殖方法?
1、温度小鸡苗的体型较弱,保温能力低,养殖期间需要做好御寒工作,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小鸡最适宜的温度环境是30-32度之间,可以每隔5天降温1-2度,一个月后外界气温达到20度以上即可自然给温。2、投食小鸡在幼雏期间喂食不受餐数的限制,应该让其自由采食,在小鸡苗的生长过程中逐渐减少投食次数,到20天之后每天喂食4次即可,而且饲料不宜过湿,以松散为度。3、光照小鸡苗在喂养期间要调控适宜的光照条件,以达到增温、增加食欲以及利于消化的目的,维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能有效杀菌,但是光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小鸡过量运动而影响休息。
蛋鸡苗养殖过程?
育雏前期(
0-2
周龄)
育雏前期(0-2周龄)是雏鸡出壳后的转变期,包括体温调节从变温到恒温的转变、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逐渐过渡到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等。
育雏前期的雏鸡生长速度非常快,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高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与排出的二**碳量要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单位体重对营养物质需求量更高。
但由于其采食量和消化能力不足,所以在饲料营养上要通过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
育雏后期(
3-6
周龄)
育雏后期(3-6周龄)是雏鸡的快速生长期。雏鸡3-6周龄仍然处于增重速度逐渐增加的阶段。6周龄末体重可以达到出壳重的12.5倍左右。
这一阶段雏鸡已经完全适应了营养方式上的转变,胃肠道发育程度基本可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的需求。
育成前期(
7-12
周龄)
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发育期,同时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阶段。8周龄蛋鸡骨架已经发育到全程的75%。由于体重基数小,营养素用于维持需要比例少,用于增重的比例高,所以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及维生素较为敏感。育成前期蛋鸡采食量调节能力很微弱,所以仍需要较高的能量和维生素,以及稍低的粗蛋白能量比,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又要避免引起性早熟。
育成后期(
13-16
周龄)
育成后期(13-16周龄):鸡体脂肪细胞的容积开始增大,身体干物质增多,体脂增加约4倍,所含能量增加,所以后半期对能量较为敏感。生长后期体重较大,维持需要的净能增加,增重需要的净能比例相对减少。
此阶段应该降低能量浓度。除了能量蛋白的营养控制外,还应该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需要。赖氨酸是蛋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增重有线性关系,蛋氨酸虽与蛋鸡增重的关系不像赖氨酸呈直线性关系,但满足蛋氨酸需要量也是重要的。
维生素的需要量,因应激大小,生长速度快慢,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较低。
预产蛋期(
17
周龄
-
开产)
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提高蛋白水平以促进生殖**发育。另外预产蛋期骨钙沉积显著加快,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克~5克为髓骨钙。
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大约在产第一个蛋前10天左右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所以,应该给以蛋鸡钙含量较高的日粮,进行开产前的钙储备,并使蛋鸡逐渐适应开产后的高钙日粮。
产蛋初期饲料
产蛋初期是开产后到产蛋率大于80%的阶段,一般不超过4周。这个时期产蛋率增长很快,大概每周以20%左右的幅度上升。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克,蛋重每周增加1.2克左右。一般采用营养指标与产蛋高峰期完全相同。
但需要控制采食量,避免出现超大蛋,减少啄*引起的死淘。产蛋高峰期是平均产蛋率大于85%的阶段,现代高产蛋鸡品种一般25周就可以进入产蛋高峰期。
通常3~6周便可升到92%~95%,最高峰值通常在32周龄前后。峰值以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每周一般不超过0.5%)。
由于平均蛋重的缓慢提高(每周增加约0.05克),只日产蛋量最高峰一般要比产蛋率峰值出现较晚,并在峰值附近经历更长的稳定期后才会缓慢下降。
产蛋平稳期
产蛋平稳期:产蛋率从85%降低到80%的阶段,一般约为8-12周。这一阶段产蛋率每周降低0.5%,平均蛋重每周增加约0.02克。
所以,只日产蛋量下降速度较快(每周约0.4-0.7克)。为了避免产蛋率和产蛋量下降更快,一般对营养物质只日摄入量不做大的调整。产蛋平稳期蛋鸡体重增加或降低幅度过大均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速率。
产蛋后期
产蛋后期:平均产蛋率降到不足80%起,至鸡群淘汰。在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正常情况下应在1%左右。
此阶段的产蛋率明显下降,蛋重达最大,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而脂肪沉积能力增强。此时母鸡利用钙质的机能下降,蛋壳的质量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