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人工养殖河蚌喂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河蚌怎么家养?(河蚌怎么家养才能活)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河蚌怎么家养?

放水里经常换水,顺便给水里放些细砂,水可以随便用,但是烧开放凉的水最好别用!可以和龟养一起,里面就不用放泥,放些细砂就行了!记着隔两三天换一次水。

蚌吃什么?怎么养?

河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 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河蚌在家里怎么养吐珍珠?

你家如果有活水池塘,并按珍!珠!蚌!(一定要做过外科手术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是有可能养出珍珠来的。如果是从菜场买来的菜蚌那就算了,杀杀吃了吧~

没有泥野生河蚌要怎么养?

河蚌怎么家养?

养水:取自来水,至少没过河蚌,在缸底铺上一层泥沙供河蚌栖息。可以和多起鱼一起混养,保证水中不缺氧。2、温度:放在*凉处切记不可暴晒。夏天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很容易死亡。3、喂食:河蚌的食性较广,以淡水中浮游植物如硅藻类和*藻类,浮游动物如轮虫和鞭毛虫为主,其他水生植物和甲壳类动物的**碎屑也能为食。所以,如果跟与鱼一起养的话,就无需格外喂食,和帮会律师水中的便便和有机残渣吃,如果单独一个河蚌的话,可以一周加小半勺豆浆来喂。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以上。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适当淤泥。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13、**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

河里捞了两个河蚌,吃什么能养活吗?

河蚌是靠吃生活环境中的泥巴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藻河蚌靠滤食水中的各种生物生长,因此水质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每半个月要求冲水一次,水体交换量要求达到50厘米左右,夏季以及鱼蚌发病季节,要求每10天换一次水,使水质达到“肥、嫩、爽”。

养殖河蚌怎么控制水温?

河蚌通常是作为育珠蚌进行养殖,采用吊养和笼养的试,在养殖中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而且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水源需充足并且无污染,需要一定的流水与充足的阳光照射。根据养殖情况加强注、换水与增氧。宿主鱼要精心饲养管理,每立方米水体中的投放量不超过200尾,水深保持0.5米左右。要求水流畅通,水质清新,溶氧充分。每日投放饲料2次,日测水温3次,即8时、12时、17时各一次,求得平均值并记录累加。当累加至180℃时,要及时做好脱苗的准备工作,如清理育苗池的池底,铺上2厘米厚细沙,然后放水至15厘米深。当宿主鱼身上的白点有破膜现象时,应马上捞起放入育苗池,让幼苗陆续脱落潜入细沙,并控制水流以防幼苗被冲走。当水温累加达200℃以上,表明幼苗脱落完毕,应将宿主鱼捞起,以免吞食幼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