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开始以食瘦肉已是高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养殖户如何提高生猪瘦肉率[瘦肉率就是指猪含有的瘦肉量,瘦肉在整个中所占的比率。]呢?下面本文详细介绍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措施如下:

  一、饲养优良品种。

  品种是决定瘦肉率的关健因素。脂肪型猪或土**瘦肉率一般为38%~45%,经过用杜洛克[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主要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统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我国**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等优**杂交的后代瘦肉率可达55%,而饲养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约克夏梗(约瑟爹利,Yorkshire Terrier),是小型的玩赏犬的一种。]或其他瘦肉型猪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瘦肉率可达64%以上。

如何提高生猪瘦肉率?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措施(图)

  二、提高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蛋白质水平。

  应依据猪只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蛋白质水平。开食期即体重在10~2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22%~20%;生长期即体重在40~6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19%~16%;育肥期即位重在60~90公斤时,饲料蛋白水平应为16%~14%。

  三、改变喂养方式。

  应采取“前敝后限”的“促、控”方法,即60公斤前敝开饲喂,60公斤后则限制饲喂,一般以限10%~15%较适宜同时用青绿饲料补充,使肉猪往育肥前期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在育肥后期限饲则能抑制脂肪的增长、节约饲料等,提高胴体瘦肉率。

  四、定期出栏。

  俗活说:“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就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而言,体重越大,脂肪越多,瘦肉率相应降低,同时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越多。因此,一般品**毛重达到90公斤时出栏被认为是佳方案,而三元杂交猪即使到110公斤上活重出栏,也不会降低胴体等级,而可能更适合消费者对“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肉质要求。

  以上内容就是简单介绍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