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虫体[《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过多
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枝角类[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桡足类过多,使水体浑浊[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水色呈*白色。
解决方法:①利用虫体的趋弱光性,在夜晚用灯光在池塘一角照射,等大量虫体**在水体表面时,用抄网捞除。
②晴好天气的清晨在下风处虫体多的水面定点杀虫,中午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并对水体解毒,隔2-3小时后施用含有益藻种的生物肥[狭义的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
注意:如果水底水蚯蚓过多,要先进行改底再杀虫、解毒、肥水。
二、天气剧变
连续晴天,突然降温降雨,使池水上下对流或池边泥水流入池中;或水位过浅,河蟹活动量[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增大引发的池水浑浊,水色呈泥浆水。
解决方法:晴天全池泼洒净水剂[净水剂就是投放入水中能和水中其它杂质产生反应的药剂。]或生物絮凝剂[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保持水体稳定。
三、水质老化
由于不合理地使用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亦称“化学肥料”。]或没有及时追肥,导致水体藻相不均衡且藻类老化死亡,水中悬浮物增多造成水体浑浊。
解决方法:先抽掉部分底层水,换入部分新鲜水,再进行改底,用微生物制剂和含藻源的生物肥肥水和调水,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含氧丰富。
四、其它原因:
1、饵料不足
河蟹因觅食而增加活动量,使水底泥水泛起造成水质浑浊。
解决方法:根据摄食情况逐步增加投饵量。
2、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过少
池中水草过少,水体的自净能力差,易引起水浑。
解决方法:适当补种水草,改良底质后施长根肥料,使水草保持一定的覆盖率。
3、原虫寄生
由于河蟹鳃上寄生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后频繁活动,导致水体浑浊。
解决方法:先杀灭纤毛虫,再消毒、解毒,添加部分新水后重新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