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成蟹池塘管理要点


寒露过后,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以多云为主,雨水相对较少,白天太阳光照减弱,昼夜温差大,同时受冷空气影响,对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水质影响较大,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下沉、水浑、缺氧、**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高等问题频发,影响着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最终效益,所以此时的管理至关重要[至关重要,读音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

一、保蟹止伤亡

每年养殖后期,池塘最容易出现“绿蟹”偷死现象,今年国庆前后,天气变化无常,温度忽高忽低,多数池塘返底严重,导致刚蜕壳不久的大规格螃蟹中毒伤亡;寒露过后,天气*晴不定,部分池塘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缺氧现象;若遇到持续*雨天气,池塘也可能出现**酸盐中毒、偷死现象。

建议:
1.经常补充新鲜水,保持每2-3天一次,每次3-5公分。

2.晴天少,后半夜至凌晨、白天中午注意增氧。

3.后期毒素积累大,定期10天左右使用“碧水安”解毒。

4.池塘烂草多,隔天连续两次使用“底居安”+“底加氧”改底,减少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积累**。


二、保质好卖相

最后一次成功蜕壳后,为了提高河蟹肥满度,保证肉质鲜美,绝大多数池塘都会促进育肥,进行精准投喂,增加冰鲜鱼、颗粒料、玉米等的投喂量,一般可长达2个月以上。投喂越多,池塘污染自然越严重,加之后期水体缺少碳源、肥源,严重制约着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水草等的正常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水草、藻类老化、腐烂,池塘自净能力弱,污染加重。若河蟹长期处于这种**的水质环境中,育肥的质量必定会受到影响,品质下降,问题频发,黑底板[底板在科技有四种定义。]、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等问题屡见不鲜。

建议:
1.进入10月份后,连续干撒2-3次“底虫净”改底、抑虫,有效控制纤毛虫数量,改善黑底板现象,若情况严重时,可以搭配使用“底居安”,强效抑虫、改底,使用效果明显。

2.适当肥水,定期10-15天使用“肥水肽”+“活力碳”,补充肥源、碳源,为池塘中水草、藻类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保持其生长活力,延长生长时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水中有机质含量,有效预防黑底板、黄底板等问题的发生。

养殖后期,管理上的点滴细节虽不能决定成败,但却直接关系到养殖池塘的最终利益,所以后期细节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养殖一年辛酸史,花开结果正当时,后期细节莫忽视,高产丰收喜上市。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