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四川及周边地区,发生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暴发性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经过对多口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走访,确诊为鲤鱼急性鳃坏死,由于不少技术员和渔民从未见过该病,按照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烂鳃来治疗,造成更大的损失,笔者现将4年来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病原
锦鲤疱疹**[疱疹**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已知有120多种。](疱疹**Ⅲ型)。
二、流行病学
该病最早发现在北方地区,目前多省都见报道,最适水温23--27℃,其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水温24--28℃,当水温超过30℃不在发病。
三、病症
刚开始发病,池塘出现鲤鱼零星死亡,未见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有些塘套养有叉尾鮰,鱼死后,鳃被叉尾鮰吃掉,更不容易被发现,有些药店和养殖户以为是寄生虫或细菌性引起,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后出现大量死亡,当发现池塘进水口和浅水处有鲤鱼慢游时,就开始暴发死亡,鱼种塘从发病2—3天死亡率可达80%以上,发病急,死亡量大,具有专一性,只危害鲤鱼和锦鲤,同塘的其他品种均不发病,病鱼眼球凹陷[凹陷(Sunken)是指岩层受力发生大面积凹陷和向下弯曲的现象。],头部萎缩,头和背部发黑,尤其头部最明显,体表无其它病症,发病初期,鳃部粘液增多,和正常鳃没多大区别,眼睛凹陷也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眼睛凹陷明显,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要仔细观察,解剖鱼,多有脂肪肝[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的疾病。],肝脏有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肠道发红。
病鱼的头和背部发黑
病鱼眼球凹陷,头部萎缩,
发病初期,鳃部粘液增多,和正常鳃没多大区别,眼睛凹陷也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眼睛凹陷明显,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要仔细观察,解剖鱼,多有脂肪肝,肝脏有出血点,肠道发红。
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
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
四、发病原因
高密度饲养,并长期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导致鱼生长过快,免疫低下,体质差;同时水质长期处于**状态,尤其是**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长期超标的池塘更容易发病。
五、预防
1、定期用肥水救星和池底救星调节水质,使水保持良好状态,
2、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晴天中午一定要坚持开机2-3小时,减少底部氧债,
3、合理投放鱼种的数量,和使用饲料,不能盲目追求生长速度,
4、定期内服板黄散保肝排毒,提高鱼的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六、处理办法
大家一定要明白,该病目前没有药物能治疗,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减少死亡,首先一定要停料,不能加水,不要盲目使用杀虫和消毒药,此时鱼体质差,很多药物都能加重死亡,应选用**小的药物防止细菌感染加重死亡,对水质有害物质(**酸盐、氨氮,硫化氢)超标及使用过多的药物,和死亡量大的池塘,先用具有解毒和抗应急的药物,如解毒应急安,水质解毒救星,第二天开始外用上午五倍子末,每亩一米水深用200克,傍晚复合碘每亩100毫升或,连用2-3天。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投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百分一,饲料中加入板黄散和**,连用5—7天,保肝排毒,提高免疫力。
网友“柳柳鱼药”留言:疱疹**危害性大,多关注,重视这病,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