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养殖户如何防治红头病


近几年黄颡鱼红头[红头Kizilbash,土耳其语作Kizilbas。]病一直困扰着许多养殖户,特别是黄颡鱼苗[也叫“鱼花”。],一旦疾病爆发,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有的养殖户甚至直接清塘。
黄颡鱼红头病在鱼苗2~4㎝时高发,有时也会并发着腹水病。从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开始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几百,几千,甚至数万尾的死亡,损失较大。

病原:该病病原主要认为是鮰爱德华氏菌。

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和成鱼都可发病,对鱼苗的危害最大。水温在20~28℃范围内爆发流行,环境恶化时30℃以上也可发病。病程长短不一,鱼苗短短几天就可能大面积死亡,成鱼发病可达一个月以上。

病状:该病在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急性败血症型及慢性“红头病”型。这里主讲较为常见的慢性“红头病”型。发病初期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离群独游,头朝上,尾朝下,呈螺旋状游动,打转。早期病鱼头顶发红,充血,出血,末期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因此,该病被称为“红头病”,“裂头病”。


发病原因(鱼苗):
⑴水浑,水清,不注重调节水体环境。
⑵黄颡鱼苗贪食,摄食过量给机体带来较大的负担,加之水环境差。
⑶高温天气没有加注新水,天气突变,大风,大雨带来的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⑷虫害。
⑸用完杀虫药后不注重调节水质。
⑹消毒工作做的不到位,很多养殖户没有意识的去预防,等鱼发病了,有死鱼了才会去用。

案例:
湖州吴兴区许家浜沈师傅,电话130****3770。池塘面积10亩水深1.5米左右,放了水花280万,目前正喂粉料[ 工业上塑料成型用的原料主要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部分成型采用单体和预聚体。]。前面用甲醛打过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加注了新水,解过毒。打纤毛虫前鱼就已经开始发病了,期间喂过其他厂家的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药,打完虫后一直不见好,每天下风口有几百条,7月25号死亡有上千条,越来越多。镜检没有虫,病鱼在水中打转,头顶发红充血,典型的红头病。


治疗方案:
7月25日下午太阳完全落山后用较温和的消毒剂消毒,4瓶圣碘+三黄散(开水泡过后**)化水全塘泼洒。
7月25日~7月28日其他厂家内服药停用,内服盛弗康+**多西环素+肽酶激安一组拌一包粉料,连续喂4天。
7月29日~7月30日内服肽酶激安+盛维康一组拌一包粉料,连喂2天。

**:
内服第2天死亡就开始减少,到7月29日时下风口只有几十条,后面打电话询问只有10几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