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正是稻熟蟹肥之时。古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10月正是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美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然而在这个收获的时期,随着卖螃蟹的热潮,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也伴着秋风增多,给养殖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带来了困扰。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纤毛虫的危害,引起纤毛虫病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防治纤毛虫。
一、纤毛虫对河蟹有哪些危害?
1、导致[导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ǎo zhì,指使产生,促成;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语出宋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河蟹体质下降,易趴塘死亡纤毛虫寄生在河蟹身上,不断吸收蟹体营养,导致蟹体质下降;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环境差,加重蟹体负担,螃蟹越来越瘦弱,严重的会趴边死亡。
2、蟹体脏,卖相差,影响销售感染纤毛虫病的螃蟹腹部有较多黏液,体表会有棕色或黄绿色绒毛,卖相差,难销售。
3、掉膘,有体格但没重量纤毛虫不停吸收蟹体营养,导致螃蟹越来越清瘦。在打规格的时候,明明体格大,却没有重量。
二、引起纤毛虫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底层[底层,subbing layer,是指能与片基黏附得很好、又能与感光层粘接得很牢的一种中间粘接层。]环境差,易滋生纤毛虫等虫害。有些池塘后期饲料、冰鱼投喂量大,河蟹吃不完便会在塘中腐烂,变成有机质,导致水体浑浊;外加平时改底频率低,导致底质差,利于纤毛虫生长繁殖。
2、天气变化大,*雨天多,导致池塘浮游藻类、水草(伊乐藻、水韭菜)活力下降,净化水体的能力下降;变天后,易出现藻类大量死亡,水体发浑等现象,导致纤毛虫暴发。
三、如何防治纤毛虫?
1、定期(3-5天)使用“底居安”改底抑虫,改善底质,避免底质恶化耗氧,减轻后期池塘管理负担;同时底层环境好,溶氧高,可防止纤毛虫生长繁殖。
2、雨后和蜕壳期及时用蛭弧菌“消毒”,安全无**,防止细菌滋生和纤毛虫繁殖。
3、九月中旬开始使用改底驱虫类产品“底虫净”2-3次,能有效消灭底层中的虫、卵,抑制纤毛虫繁殖,避免后期大量使用重金属药物杀纤毛虫造成药物残留。另外,“底虫净”可以高效分解底层有害物质,减轻污染,预防**酸盐升高;坚持使用,能有效防止河蟹黑、黄底板。
总之,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后期的重大隐患之一,为提高河蟹品质,增加产量,在最后收获的关键时期,养殖朋友们切勿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