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苗种进池越冬管理技术介绍

1.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池准备
  面积600~1500平方米,池深1.5米,池水南京浦口区[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教基地,辐射苏北、皖东等地区的城市副中心,与**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地区为温泉水,呈微流入池,进水管10厘米,池底淤泥厚10厘米。干池消毒后,进水。每池配备三千瓦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两台。

  2.白鲳[白鲳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栖息深度在10-30公尺左右,体近圆形,侧扁而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放养前三天停止进水,使越冬池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与池塘水温接近,温差在2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以内。南京地区一般9月底10月初起捕鱼苗[也叫“鱼花”。],鱼苗用亚甲基蓝0.2ppm药浴10~15分钟后,进越冬池越冬。每立方水体放养180尾左右。

  3.投饵[ ...]
  白鲳入池后投喂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浮性饲料,每日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

  4.日常管理
  越冬期间,水温控制在26~28摄氏度,水流量稳定。定期取样,检查鱼体生长及摄食情况,并镜检病虫害。越冬后期,池中载鱼量增加,开动一台增氧机,除投饵时24小时不停机。

  5.越冬规格控制
  淡水白鲳强食能力强,个体生长悬殊较大。在越冬养殖期间,宜采用少量、定点、长时间投喂方式,避免了白鲳规格过分悬殊,并且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每立方水体一般可出池越冬鱼种15公斤左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