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属广盐性[广盐性(euryhaline)是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而能生活的性质。]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鲈鱼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建造
池塘面积5~8亩,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埋设进排水管道,配备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放养前对池塘清淤消毒。施肥培养基础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
2、苗种培育
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暂养池是指用来短期饲养水产养殖动物苗种或成品的水池或池塘。](盐度1‰)。暂养池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以后逐渐用鱼浆、浮性[浮性是指物体在流体表面(如船在水面)或在流体中(如气球在空气中)浮于一定平衡位置的能力。]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驯化至可投喂鱼糜、浮性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为止。日投饵[ ...]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用土霉毒3克、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1克,拌入饲料每天投喂一次,连喂3次。经过20多天,鱼苗长至4~6厘米时分入大池饲养。
3、饲养管理
将鲈鱼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亩2500~3500尾,保持水深1.5米以上,池水肥度适宜,适明度30厘米,呈油绿色。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在池鱼体重的60%。每月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维生素等拌饵料投喂2次,每次连喂3天。每天巡塘,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4、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
鲈鱼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容易发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期对养殖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重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