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管理技术重点


  梅雨,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指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的*沉多雨天气。]的特点是持续低气压,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河蟹体质下降。那么,梅雨期河蟹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该怎么管理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梅雨季节的影响都有哪些。

  一、对于河蟹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持续*雨天气,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造成河蟹体质下降,出现死亡。一些塘口每天出现数个死螃蟹,既没有明显的增加,也不减少,这是典型由缺氧引起的死亡。这种塘口**酸盐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处理时建议干撒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策略游戏 》是Silver Stack Solutions开发的一款不错的塔防游戏。]粒”或“福底Ⅱ”配合“好运CC”,外用“至尊95”防继发感染细菌病,内服“肠轻松”+“加乐福”+“好又多[好又多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自1997年8月成立至今,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好肝胆”,能起到较好的减少死亡的效果。

  *雨天后天气突然转晴,往往易发气泡病,表现为死蟹数量短时间内增加较多,河蟹出现鳃部水肿、抓脚、掉脚、水瘪子等症状。这种情况外用“至尊95”+“好运CC”,内服“速灭菌Ⅱ”+“加乐福”+“好又多”+“好肝胆”,减少损伤效果明显。

  二、对于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蟹塘常见草种有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苦草、轮叶黑藻、大头翁等。伊乐藻属于低温型水草,水温20℃~25℃以上时生长缓慢,表现为嫩须新根少,黄根、黑根多等,如果不及时保草,往往容易腐烂。
保好伊乐藻,一定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及时补充伊乐藻所需的营养
  伊乐藻是水生植物,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碳肥,及时、足量的碳肥能使伊乐藻即使高温时也能发出新根,保持水草叶片青绿、茎秆结实。通过这些年不断摸索总结,好润建议养殖朋友按照以下保草黄金配方为伊乐藻补充营养。
  (1)水草没有上浮的池塘,外用“草得力”+“神力碳”或“生力菌”保草;水草受损严重,萎缩、无力时加入“藻精灵”配合使用,起效迅速。
  (2)水草上浮的池塘,外用“藻得力”+“生力菌”或“神力碳”保草,水草活力很差时加入“藻精灵”一起使用。此方法用后水草根、茎、叶会同时生长,返青快。

  2、保障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有较高的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水平
  (1)水草过密时,及时疏行打头,保障水体流通,水草通风透气。水草上浮的池塘,要用竹竿固定浮起的水草,避免四处游走**成片。
  (2)七天左右使用一次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粒”或“福底Ⅱ”改良池底,缓解水草根部缺氧。
  (3)水源良好的时候,下半夜[下半夜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指夜间十二时至天亮这段时间。]到早上天亮前加注新水。
  (4)持续下雨天气,可以24小时打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三、对于水体的影响及管理重点

  水体持续缺氧,易返底引起水浑;雨水多,易导致水体“倒藻”。每一次下雨过后,总有一些塘变得水浑,总有一部分池塘变化不大。造成这种差别最根本的原因是水体肥度的差别。一个池塘越肥,那么这个水体越稳定,也就越不容易受天气的变化而频繁变化。易浑浊的塘往往肥度低。肥度,即水体藻相和菌相的统称。肥度低,即水体中藻类、菌类种类单一数量稀少,稳水能力差,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变得水浑。所以,梅雨天天晴时一定要及时补肥,外用“藻得力”+“生力菌”+“绿藻源”能有效稳定水体、净化水质、预防蓝藻。
  天晴时要及时补肥,如果连续几天下雨,一定要多用“好水底毒净”+“超能粒”。“好水底毒净”是非常好的水体缓冲平衡剂,稳水能力非常突出,能有效的预防雨后水浑。
  提高水体溶解氧的几点措施:
  (1)七天左右用增氧型分解底改“超能粒”或“福底Ⅱ”改善底部,减少耗氧。
  (2)下半夜到天亮这段时间打开增氧机,持续缺氧时,增氧机可24小时运行。
  (3)下半夜到天亮前换水。
  (4)改善喂料习惯。有的养殖朋友天天给螃蟹喂冰鲜鱼,天天喂冰鲜鱼螃蟹易得肠炎,造成底层污染大,加重耗氧。建议调整为:一天喂鱼搭配蚕豆、玉米等副饲料,一天投喂颗粒料,同时拌入营养套餐,减少底层污染和氧气消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