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开始,随着水温升高、投料量加大,水体细菌繁殖活跃,水体底层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较高,黄颡鱼容易爆发“一点红[一点红别名: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七十二枝花、假芥兰、山羊草、天毛草、野芥兰、牛尾膝、喇叭红草、羊蹄角、散血丹。]”病,“一点红”又叫“裂头病”,是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此病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率高,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受不稳定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黄颡鱼的“一点红”病要比往年厉害得多。而且主要是较大规格的黄颡鱼,规格多在1~2两左右。对黄颡鱼“一点红”病,很多养殖户都比较头痛。
“一点红”病由是“爱德华氏菌”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造成的。其感染途径是经鼻腔感染嗅觉细胞,再进入大脑,经脑膜感染头骨。该病多伴随其他疾病发生,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发生后易出现裂头病。一般只要看到鱼头顶出现“一点红”症状,即可判断是此病。感染该病的病因体质较弱,往往还会有其他的继发感染例如车轮虫,鳃霉等
案例:
岳阳黄颡鱼养殖户胡老板,养殖面积28亩,天气连续晴天,白天气温30度左右,精养黄颡鱼,附带少量的花白鲢,七月初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开始由黄颡鱼死亡一天几十条左右而且花白鲢开始死亡池塘里面的杂鱼黄鳝等也有少量死亡,和经销商[经销商,就是在某一区域和领域只拥有销售或服务的单位或个人。]赶到塘头观察,塘边由较多黄颡鱼靠边独游,驱赶不散。仔细观察后发现,头部有明显的裂开的症状,捞上来仔细查看,尾鳍出血镜检鳃部有明显的鳃霉症状,无车轮虫,氨氮1.5,亚盐0.3。基本可以判断是“一点红”和鳃霉交叉混合感染,池塘环境恶化,同时伴有爆发性出血病[基本信息概述: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症状,比较棘手。
考虑到有鳃霉的继发感染对消毒剂的选择比较谨慎建议养殖户胡老板
一、第一天碧水爽全池泼洒两个小时后使用鳃霉净一瓶2.5亩,在水深的区域沉瓶2-3瓶。
二、第二天鳃霉净重复再使用一次。
三、减料三分之一内服名特优速康加一包肝胆康一组管2400斤鱼,连续喂7天。
四、第五天[《第五天》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品,在校学生吕博文导演的首部微电影作品,历经3天的拍摄时长,于11月16号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映,上映时间选择在了光棍节后的第五天,并且在六小时之内点击量破万。]全池使用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苯扎溴铵和二氧泡腾片,全池立体消毒。
随后经销商电话告知,池塘死亡量在第三天左右控制没有增长,随后逐步减少至每天几条,水面不见离群独游的黄颡鱼。
黄颡鱼发病无外乎几个原因
一、养殖密度过高,随着个体增大,在抢食过程中,极容易互相摩擦,造成机械损伤,伤口感染病菌,抵抗力下降,继而其他病害的继发感染。
二、水质持续恶化,黄颡鱼是底层鱼,对底层的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多余饵料等有机物在高温下,极易滋生大量的耗痒菌,加剧底层的溶氧不足,导致氨氮亚盐的升高,持续恶化底部环境。
该案例区别于以往的单一发病源,有多种病害交叉感染,病情复杂,需要综合多方面限制因素来给予诊断方案。
一、先用碧水爽全池解毒,增加溶氧,营造良好的用药环境,鳃霉净处理鳃霉,效果较好,而且中间水深,通过沉瓶,充分的杀灭霉菌。
二、一点红,感染头部,需要用一些针对头部的抗生素,如氟苯尼考、磺胺等,名特优速康是组合套餐,含有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双重增效。
三、第五天消毒是考虑多种鱼类都有死亡,池塘有害含菌量超标,而且如果一开始用会**体质较弱的病鱼,死亡量会突然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