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解毒降低消除清塘残留:
由于前期水温低,导致清塘药物残留挥发慢,遇到突然连续几天的晴天,残留在土壤里的药残就会挥发,从而导致河蟹突然上岸,严重时导致河蟹慢性中毒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处理方法:
1、针对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清塘的池塘使用超能解霸(3亩/瓶)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2、针对用聚酯类清塘的池塘或者是新开塘口使用降解专家(2,亩/袋)直接干撒
注:由于漂**和生石灰对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的**力比较大,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的池塘会出现前期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困难,使用超能解霸后不仅能够解除生石灰和漂**的氯残留,同时还能为藻类提供碳源,激活藻类,为肥水打下基础。
二、充分肥水,增加水体保温抗应激能力
肥水的好处:
1、保温抗应激(提高水体抗天气变化的能力,保证积温,从而使河蟹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出现异常活动如上岸、摄食量减少等)
2、提供天然饵料(河蟹未开口摄食饲料或者小鱼前,主要靠摄食藻类来维持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3、提供溶氧
4、稳定水质,防止混水
5、抑制青苔[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生长,促进水草生长
肥水方法及组方:
1、沃肥膏(10亩/桶)+富藻ATP(4—5亩/瓶)浸泡二十分钟[《二十分钟》是连载于晋江文学城的小说,作者是水陆两栖。]后全池泼洒进行肥水
2、富藻ATP(4—5亩/瓶)+丰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8—10亩/桶)分上下午使用
3、丰水源(8—10亩/桶)+藻倍加(8—10亩/袋)浸泡二十分钟后全池泼洒进行肥水。
注:此时水温低藻类生长繁殖速度慢,应选择易吸收的肥水产品,丰水源针对低温*雨天肥水,既能直接被藻类吸收利用,同时也能促进水草的生长。
三、壮根护草
经塘口观察由于以前水温低,光照少,导致种植的水草醒活迟,生长速度慢,从而导致河蟹池塘水质不易稳定,难易在第一次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前为河蟹营造适宜的隐蔽环境。
处理方法:在水草集中处干撒草力壮(5亩/袋)+丰水源(8—10亩/桶),促进水草醒活,护草壮根的目的。
四、河蟹开始零星蜕壳时向补充水体营养泼洒维能+钙能1:2(6亩/组)、防止蜕壳死亡、提高苗种成活率
蜕壳不遂死亡及处理方法:
一般蜕壳不遂死亡发生在每次河蟹蜕壳期间:在早期3月底四月初左右气温回升,气温不稳定,蟹苗娇嫩,容易产生应激,易发生。在养殖期间,水质恶化,容易发生。(主要是近3、4年)
A、黄壳蟹的伤亡:黄壳蟹是指马上要脱壳的螃蟹,它们主要呈上岸症状,大量的蟹蛰伏在岸边,即使人走过去,它们也不走,它们的体质很弱,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掀开蟹壳,可见有一层黑色的新皮已经长成。
处理方法:泼洒维能+钙能1:2(6亩/组)
蜕壳不遂死亡疾病
B、脱壳中死亡:螃蟹的背壳与腹部交接处裂开,老壳背在背上,已经有新壳长出;有的螃蟹背壳可以蜕出,但是四肢不能正常蜕出,连着老壳一起而死亡。
处理方法:泼洒维能+钙能1:2(6亩/组)
C、软壳蟹的死亡:一般指能顺利脱壳,但是脱壳不久后便死亡。死亡时背壳很软又很脆,容易破裂,这种伤亡的个体都比较大。
处理方法:泼洒钙能(4亩/瓶)
五、平时定期泼洒维钙多(3亩/袋)同时在饲料里添加诱食促长的维能+钙能(一组拌120斤料),补充能量加钙质,减少由于水温低,河蟹摄食时间延迟导致的营养积累不足,蜕壳死亡,促进河蟹顺利蜕壳,及时硬壳。
六、控制杀灭青苔生长
随着气温的升高,光合作用增强,青苔新陈代谢快,水体内营养成分易被青苔吸收,青苔繁殖生长速度快,导致养殖水体中藻类无法吸收营养繁殖生长,水易变清瘦。
(一)青苔的危害
1、束缚水草生长
2、影响早藻类繁殖生长
3、恶化水质
(二)、处理方法:青苔处理根据天气变化原则
1、前期水温低主要采用肥水抑制法:使用使用富藻ATP(5亩/瓶)同时可以配合沃肥膏(10亩/桶)或者丰水源(10亩/瓶)或者丰水源(10亩/瓶)+藻倍加(10亩/袋)通过肥水控制透明度,减少青苔的光合作用和空间竞争来抑制其生长。
2、水温升高后采用先杀灭后补肥法:
第一天使用苔净草安(2亩/瓶)注意晴天使用避开蜕壳期
第三天捞掉一部分漂浮于水面的发黄死亡的青苔
第四天沃肥膏(10亩/桶)+藻倍加(10亩/袋)或者丰水源(10亩/桶)+藻倍加(8—10亩/袋)进行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