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箱养鱼技术


 1、小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网箱养鱼技术,就是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是1991年由美国传入我国的。1994年夏,美国奥本大学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专家史密脱博士来我省举办了首期小网箱养鱼技术培训班,此后该项技术逐步在我省推广,黄山、安庆、马鞍山、合肥、蚌埠、淮南、六安等市地都有一定的养殖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省推广养殖达1.5万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
  2、小网箱养鱼的特点及优越性
  小网箱养鱼与传统的网箱养鱼主要的区别在于:
  一是体积小,传统网箱一般面积数十平方米,深2米左右,体积几十到一、二百立方米,而小网箱通常为1-4立方米。
  二是小网箱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密度大,单产水平高。
  三是小网箱养鱼完全靠人工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养殖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
  小网箱养鱼在生产上有许多优越性:
  一是由于其体积小,适应多种水域设置[庵顶,2000年起由庵上改名,是由以前庵顶山一庵得名,人口未知,主要由高,王,李三姓组成,农民以种葱,姜为主,依山傍水,北由汶河,交通便利,西靠青云湖路,北由滨河路,南有下小路,东靠安丘东外环,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可设置在水库中,也可设置在湖泊、河道中,还可放在面积较大、水较深的池塘里。
  二是由于小网箱单产高,设置在大水面中,实行小网箱精养与大水面增殖相结合,可较快地提高大中型水域的总产量和单产水平。
  三是小网箱容易制作,生产操作简单,养殖技术便于群众掌握,非常适合一家一户经营。
  3、小网箱所用材料、制作方法和设置
  3.1 网箱需用材料。主要有聚乙稀网片、钢筋框架、毛竹、铁丝、网线、遮光布、饲料管等。
  聚乙烯网片是小网箱制作的主要材料,一般选用的网线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为3×3-3×4,网目2-3厘米,单层。另外,箱底需铺一层密眼网,以防饲料流失。
  钢筋直径0.8-1厘米,根据箱体要求的尺寸焊接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框架,其作用可使网箱整体张开,同时可避免网箱上浮,使网箱保持最大的容积。
  毛竹直径8-10厘米,依网箱面积大小确定长短,扎成方框,绑在网箱上口。由于毛竹空心,浮力大,主要起浮子的作用。此外,饲料管通常也用毛竹,长度与网箱深度相当,但要打通中间竹节。
  铁丝、网线起加固作用。
  遮光盖布可选用一般防雨布,要求黑色,耐用。面积与网箱面积相当。
  3.2 网箱的制作。先焊好钢筋框架,将网片绷紧固定在框架外,形成全封闭的六面体网箱,箱底再加一层密眼网,四周高出箱底10厘米。箱上口加毛竹框架,在网箱正中坚直设置饲料管,管下口离箱底10-15厘米,然后加盖遮光布。
  3.3 小网箱的设置。要求水质良好,面积开阔,以大中型水库,有一定微流水的水域最为理想。网箱养殖区域要避开航道、泄洪闸以及夏季可能有山洪冲入的入水口。
  小网箱应呈“一”字形排列,方向与水域内的微流方向垂直,便于箱内水体交换。每列间距不小于20米,每箱间距要在2米以上。
  箱与箱之间用铁丝或钢绳连结,两端固定在岸边或用铁锚、大石块沉水固定。
  4、小网箱养殖的品种、规格、密度和投放时间
  4.1 养殖品种。目前可在小网箱中养殖的品种主要有鲤鱼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斑点叉尾鱼 回、鲫鱼、团头鲂、草鱼等,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苗种的来源难易等因素灵活选择养殖适宜的品种。
  4.2 规格。鱼种规格小不利于饲料的制作和投喂,也影响商品鱼上市。因此,一般要求鱼种在50-75克/尾,鲫鱼、团头鲂可小些,但也不应低于30克/尾。
  4.3 投放密度。小网箱养殖鲤鱼、罗非鱼等适宜的单产水平为每立方米150-200公斤左右,鲫鱼80-100公斤,每立方米鱼种的投放密度在300-400尾较好。鱼种要大小一致。
  4.4 鱼种投放时间。鲤鱼、鲫鱼、团头鲂等一般在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稳定在12-15℃时即可投放,罗非鱼等热带品种要在水温稳定在20℃时,投放鱼种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在鱼种入箱前10天左右,应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衣上着生一些藻类,形成生物膜,可减轻对鱼体的擦伤,避免生病。
  鱼种体质健壮,投放时还要用3%-4%的食盐水或8-10mg/L的孔雀石绿溶液等进行10-15分钟洗浴消毒,以防鱼类发病。
  5、饲料及投喂
  5.1 饲料。要求营养全面、合理,蛋白质含量罗非鱼饲料一般在28%-32%,鲤鱼饲料在30-36%,草鱼饲料在28%-30%,而且氨基酸要平衡。
  饲料的粒径要与鱼体大小相适应,如体重50-75克,粒径2毫米;体重75-150克,粒径3-4毫米;体重150克以上,粒径4-5毫米。饲料在水中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求10分钟不散。
  5.2 投饲要求。鱼种入箱的第二天即可投喂。饲料的用量要根据鱼体大小、水温高低等确定。水温在20℃以下,鱼体重在50-500克之间,日投饲量在2.5%-1%;21-25℃,日投饲量为3.5%-1.5%;25-30℃,日投饲量为5%-2%。随着鱼体增大,10-15天要抽样分析生长情况,调整饲料用量。
  饲料要集中投入饲料管中。水温较低时每天喂1-2次,上午8-9时,下午2-3时投喂。水温较高时每天喂3-4次,上午8-9时、11-12时、下午2-3时、5-6时投喂。
  6、日常管理
  要有专人管理,一般一人可管理1立方米的小网箱20-25只,或2-4立方米网箱15-20只。
  每天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定期检查生长情况,发现停食、死鱼、生长不正常时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要加强安全意识,切实搞好“四防”,即防洪水冲击、防网破逃鱼、防盗、防病工作。
  平时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载每箱鱼种投放的时间、数量、重量、规格、饲料用量、天气变化、消毒防病治病用药品种及用量,最终产量、规格等原始资料,便于生产结束时总结经验,进行成本核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