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和产量的逐年扩大,养殖利润率逐年下降,2013年以来,鲤鱼成鱼价格始终在养殖成本边缘徘徊,80%以上养殖户不赚钱。这一困局如何打破?
2011-2016年北方鲤鱼价格走势
传统的鲤鱼养殖普遍采取一年养一批,由于年底商品鱼大量集中上市,导致了卖鱼难,鱼价低,加上整个北方鲤鱼养殖,大都全程[全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quán chéng,是全部路程、行程。]使用颗粒饲料,因此,在鱼价相对较好的6月初到8月上旬无鱼可卖。同时,一年养殖一批鱼的模式,养殖户中途不卖鱼,甚至在越冬期间赌鱼价,导致资金流动周期长。养殖户养殖资金投入大、收益低,经销商赊欠比例越来越大,资金回笼率也持续下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盈利能力低、资金周转率[“周转率(turnover rate)”也称“换手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低的现状,天津海大从2012年开始引进鲤鱼膨化[膨化,一种加工方法。]饲料,同时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通过梯度放苗,或者一年多批次养殖,中途多卖热水鱼,从而加快资金的周转,形成了局部区域,鲤鱼养殖低迷行情下,养殖户效益依旧高于当地市场平均水平的新格局。
放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配合或分配。],提早上市赶高价
天津蓟县的刘老板和宝坻的张老板两人都是选择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投喂,刘老板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大规格鱼种,搭配投喂膨化料,就是追求鲤鱼的最大生长速度,赶在7月底前以5.5元/斤的高鱼价出鱼。
张老板2015年8月24日放养的0.5斤/尾规格的鲤鱼苗,养殖65天就达到2.1斤的规格,鲤鱼9-10月平均每月净增重8两以上,如果选择颗粒料全程投喂,到同样的卖鱼时间,鲤鱼规格最少小20%以上。
2015年我们从养殖一线收集到的数据得出,放养大规格鱼种的模式下,选择膨化料和颗粒料搭配投喂,比全程颗粒料投喂养殖鲤鱼,养殖周期至少缩短20%以上。
同时鲤鱼成鱼在高温季节适时上市,可以避开鲤鱼疱症**的发病高峰期,也能够有效降低养殖的风险。
膨化料+颗粒料投喂,实现1年2批鲤鱼
1年2批鲤鱼模式的优势
(1)年初放养大规格的鱼种,使用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投喂,能够赶在当年6月初-8月初,一年中鱼价相对较好的时间卖第一批鱼,第一批鱼上后,7月份再补放30尾/斤的小规格鲤鱼苗,继续使用膨化料+和颗粒料搭配投喂,到10月底停料,能将鱼的规格养到2斤左右上市,从而实现一年两批鱼的模式,为养殖户增加养殖效益。而如果按照传统全程投喂颗粒饲料的话,到10月底鲤鱼的大致规格在1.3斤左右,达不到上市规格。
(2)第二批鱼投放小规格鱼种,能够降低养殖户的苗种成本,北方区域,当年7月份鲤鱼夏花的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养殖户投放苗种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由于第一批次的鱼已经上市,投放小规格鱼种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在北方雨季(七下八上)到来时,由于池塘负荷过大、天气变化引起的一系列养殖问题,降低电费和药物费用20%以上。
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投喂的一些建议
1、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投喂的建议:
膨化料也一定要足量投喂:一些养殖户认为膨化料质量好,鱼长势更快,少喂也能够让鱼提前达到规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千万不能减量投喂,否则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
适时卖鱼,避免鱼规格过大价格低:在不能够养殖一年两批鱼的区域,可以梯度放苗,中途围网捕大留小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但饲料投喂搭配要使用膨化料和颗粒料搭配投喂,鲤鱼能够提前达到上市规格,目前市场上一些养殖户由于期望更高的鱼价选择成鱼压塘,势必造成全程饲料系数偏高,养殖成本上升的问题出现。
坚持做好内服保健工作:膨化料和颗粒料搭配投喂,鲤鱼的生长速度相比全颗粒更快,做好鲤鱼的内服保健工作,维持鲤鱼的肝胆健康和代谢,可以更加凸显膨化料带来的生长优势。
2、膨化料颗粒料搭配投喂的方法:
北方区域由于养殖特点和季节的因素,我们建议水温上升到18度时开始投喂膨化料,养殖效果更佳。
早晚使用膨化料,确保更长的有效投喂天数。
拌料内服选择膨化料,有利于保健和治疗物品的吸收。
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海大在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在技术服务上持续创新,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养殖户的经营效益,无疑为处于低迷鱼价行情的北方鲤鱼养殖户来说带来了福音!
撰稿︳天津海大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