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哪些地区容易发生雷电暴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雷电天气多出现在什么时候(季节、天气)(雷电天气多的原因)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雷电天气多出现在什么时候(季节、天气)
雷雨,按其成因,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雨时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围大,雨时也较长。
在中国,雷雨大多发生在5~8月份温高湿重的天气中。在春、秋两季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冬季最少,十月以后,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出现雷阵雨天气。从一天内时段看,多发生在下午和傍晚。
扩展资料: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中国**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
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世界雷暴最多的是哪些地区?
世界上雷暴天最多的地方,首推印度尼西亚的小城茂物。茂物位于南纬6度36分,高赤道很近,一年中有322无是雷暴天,打雷次数千次,被称为“世界的雷都”。
我国南方的海南省、雷州半岛一带,雷暴天也很多。海南省的儋县,平均每年有130天雷声隆隆,是我国雷暴天最多的地方。即使在冬季,这一带也能听到阵阵雷声,“雷州”因此得名。
中国暴雨最大的地方是哪里?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雨量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这样,我国30个省市都出现过暴雨,不过日雨量2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就只有在东南部各省才有,日雨量超过400毫米的特大暴雨就很少了,东北只有丹东地区曾经有过。**上罕见的最大两场暴雨发生在1963年8月上旬太行山东坡和1975年8月上旬豫西山区东部这两处,最大日雨量竟高达1000毫米左右。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内丘县獐犭么公社1963年8月4日日雨量950毫米,比平均年雨量多了一半;1975年8月受第3号台风影响,河南方城县郭林7日日雨量达到了1054.76毫米,其中泌阳县林庄从8月7日14时到8日2时的12小时中就下了954.4毫米!这场大暴雨刷新了**上从1小时到3天的最大雨量记录。
但是我国暴雨最大的地方,还是在雨量最多的**省。根据50年中71次台风暴雨统计,日雨量出现500毫米以上的就有32次59个测站,例如,阿里山1104毫米,百新1248毫米,新寮1967年10月17日出现了日雨量1672米的全国记录,已经相当接近于非洲印度洋中留尼旺岛1870毫米的世界记录了。
雷电天气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
雷电现象是由于气团中存在两种不同电荷的云团而形成的,因此在夏秋季节易发生雷电天气,尤其是在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尤为普遍
中国打雷最多的地方?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市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方,全年平均有130.7天打雷,被称为中国的"雷暴之乡"。对面的雷州半岛果然名不虚传
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电闪雷鸣,伴以滂沱大雨,这种自然现象是在强盛的积雨云条件下,通过大气垂直对流而形成的。世界性的雷雨源地,都出现在低纬度区,如印度尼西亚、非洲中部、墨西哥南部、巴拿马、巴西中部等。其中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为世界雷雨之最,平均年雷雨日数有220天;而该岛西部的茂物市,年雷雨日数更多,1916~1919年4年内曾出现平均每年332天的最高纪录,打雷次数在数千次以上,不愧为世界“雷都”。
茂物地处赤道附近,南面紧挨火山熔岩高原以及多座高达二三千米的火山,大气的热力对流本已相当旺盛,再加上从爪哇海来到这里的湿热气团迫于地形所阻而急剧上升,极易形成积雨云。茂物每日的天气变化很有规律。上午一般天气晴朗,近午,天空积雨云愈积愈厚,午后,积雨云势如排山,瞬时便雷电交加,暴雨倾盆;雨后,空气特别清新,不久全城又沐浴在赤道的骄阳之下了,行人身上被淋湿的单薄衣着也就很快晒干了。
什么地方容易遭雷击。
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受雷电袭击。在雷雨天应远离大树,并尽可能下蹲,双脚并拢。
浴室为何成雷击高发区
在家中,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并且,市民在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造成雷击事件。
恶劣天气预防触电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
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
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果不慎家中浸水,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因进水、绝缘损坏而发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
5.发现配电盘、厢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被水淹没后,在自己与其他人员不靠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处理。
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
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
4.送医院急救。
雷雨天不要在树下避雨。
雷雨天不要进棚屋。
电源线不要超负荷。
不要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灯头。
雷雨季节空气潮湿,正是触电事故的多发季节,市民应及时更换陈旧老化或破损电线,谨防挂落、漏电等意外,伤及人身安全。就市民关心的防御雷害、防止意外触电、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等知识,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便不会遭到雷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其次,避雷针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