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读一下:
1、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哪里来?
答:底层残饵粪便、有机质积累、腐烂青苔、水草等,总称“垃圾”!积累的多了,缺氧来不及分解,就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这个有毒有害物质就是甲烷、硫化氢、氨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胺类化合物等,浓度高了影响水产动物生长!
2、哪些情况下毒性[毒性(toxicity):又称生物有害性,一般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生命机体接触或进入生物**体内后,能引起直接或间接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大?是否真的可怕?
答:pH值越高,毒性越小,pH值大于9.0,几乎不存在有害的硫化氢。正常情况下,只要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pH值保持在8.0以上,那么硫化氢的危害[危险灾害。]微乎其微;
3、如何判断危害?如何处理硫化氢?
答:水体发黑、发红,水草青苔腐烂、底泥发黑,都会产生硫化氢;首先需要检测pH值和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判断水质恶化程度!处理的方法:解毒和提高水体溶解氧,干撒底加氧解毒,外泼“氧速保”增氧,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4、水体硫化氢就好比**酸盐、氨氮等一样,是水质变差的一种体现。处理池塘问题不单单是看某个单一指标,不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藻毒素、余氯、营养元素等等检测层出不穷,我们会更加疲于应对。塘口管理工作,抓重点,任何的有毒有害物质产生,都和溶解氧的低下,污染的加重,水体的净化能力下降有关,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才会事半功倍。盲目的纠结这些表面指标,只会让你的池塘问题越来越多,用药越来越多!
以下是关于水体硫化氢的介绍,大家参考一下: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有毒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中危害较严重,当养殖水体中含H2S约0.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时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死亡,高于0.8毫克/升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含0.3毫克/升的H2S即引起轻度死亡。笔者曾在合阳县黄河滩区做了几年养殖试验,总结了一些防治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与经验,现供养殖者参考。
一、硫化氢气体产生的原因
池塘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气体:
①存在于养殖池塘中的硫化物[无机化学中,硫化物(sulfide)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硫酸盐,是由硫酸根离子(SO42- )与其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大多数溶于水。];
②异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
二、硫化氢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析
硫化氢在水中通常以HS-和H2S两种形式存在.S2-含量甚微H2S和HS-的比例受水体pH值影响,方程式如下H2S—H+➕HS+,H2S有毒,而HS-无毒,同样含量的H2S。pH值越低,其毒性越大,按H2S的离解常数计算,当PH值为9时,约99%以H2S以HS-形式存在,毒性小,pH值为7时,HS-和H2S各一半,当pH值为5时,约有99%的硫化氢以H2S形式存在,毒性大。海水的毒性较淡水高,所以海水养养殖受H2S危害的几率比淡水养殖小。
三、硫化氢的毒性及控制基准。硫化氢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0.5毫克/升的H2S可使健康鱼体急性中毒死亡。水体中随H2S浓度升高,鱼虾[yú xiā 鱼虾 亦作“ 鱼鰕 ”。]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力都将减弱,严重时会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H2S与鱼虾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虾呼吸困难,造成中毒死亡。养殖生产中,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虾蟹育苗水体中应严格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
四、防治措施
1.充分增氧,高溶氧可**消耗H2S,并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繁衍。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加开增氧机是有效措施。
2.控制pH值,pH值越低,发生H2S中毒的机率越大,一般应控制pH值在7.5~8.5之间。过低时可通过泼洒生石灰等方法提高pH值,但要确认水中NH3不过量。否则pH值提高,易引起NH3中毒
3.经常换水,使池水有机物浓度降低,同时新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能沉定水中的硫化氢。
4.收获后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如不能清污,应将底泥翻耕晾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它硫化物**
5.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投饵量。
《以上内容摘自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文章》文字未精准校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