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螃蟹、虾混养

一、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技术
  在同一池内,以养蟹为主,鱼、虾为辅,互利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同池共生;在不改变投饵[ ...]的情况下,三者皆获得好收成,必须掌握放养技术。
  放养:投放幼蟹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亩放4~6千克,规格每千克在100~160只;在开春后投放鱼种,每亩放养13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以上白鲢[白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又叫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200尾及花鲢80尾以及10厘米以上鳊鱼[鳊鱼,学名: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 1855) ,又名鳊,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100尾和草鱼100尾(规格100克/尾),6厘米以上鲫鱼150~180尾,鲤鱼不放。同时每亩放1~2厘米幼虾[幼虾在水泥培育池中,饲养15 天左右,即可长到2~3 厘米,此时可将幼虾收获投放到池塘中养殖。](青虾[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1.5~2.5千克或抱卵青虾1千克左右。在日常管理中,进、出水口原拦网前应加一道密网,以防止幼虾逃逸。另外,因捞水草喂蟹时,水草中常夹带一些幼虾,因此青虾要求轮捕,以控制青虾数量,其它如加水、投饵等管理与精养蟹池相同。

  二、池塘鱼、蟹、虾混养的互利关系
  这种养殖方式高密度养殖形式,其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主要靠人工投喂。若饵料不足,则影响其产量,如果饵料投喂过多,不仅浪费,而且影响水质,不利于河蟹生长。放养花、白鲢可控制池内浮游生物的生长,降低池水溶氧的消耗,保持水质良好。河蟹吃剩的残饵碎片则是鳊鱼、鲫鱼和青虾的好饵料。当河蟹饵料不足时,青虾又是河蟹的摄食对象,从而避免了河蟹互相残杀的局面。另外,青虾耐低氧能力比河蟹差,当巡塘时,若发现池塘边有很多青虾,则说明池水中含氧量在2.5毫克/升以下,此时应立即冲水增氧,因此青虾又是养蟹池中水体缺氧时的报警器。
  蟹、鱼、虾一起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和饵料生物资源,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