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是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的冬眠期[叶熙祺,乐坛新人。],在此期间如饲养管理[管理(manage)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不当,往往会使甲鱼患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病。甲鱼患病[患病的明显变化表现在:精神意识感觉的异常、呼吸异常、饮食消化代谢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心跳血压异常、性行为能力异常,六大系统的变化。]后,不仅影响冬春季生长,而且在加重本身病情的情况下,极易患其它疾病,并迅速蔓延甚至死亡。因此,冬春季节饲养甲鱼要重视做好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症状:患病甲鱼全身水肿,像注过水一样。解剖后可以看到肾脏、心脏都水肿,肌肉疏松,含水分明显,血液稀薄,凝固慢,腹腔、胸腔都充水。
二、病因:冬天养殖池水中的养分逐渐减少,水中浮游植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逐渐死亡,如不施肥,则水变得清澈。晴天冬眠在池底且体质稍差的甲鱼,在受到直射到池底的阳光**后,常爬出沙层,伏于池底或贴底慢爬,一到晚上,又钻入沙里。由于体能的消耗,甲鱼需要摄入的溶氧也增多。由于需氧增加,甲鱼吸水频率和吸水量都增加,而进入体内的水一时排泄不掉,便渗透进身体组织,从而引起水肿。
三、防治:冬春低温季节不能放松管理。1.加强水质管理,水过清时,每667平方米水面施尿素1.5千克,保持池水透明度40厘米~50厘米。同时要保持水质清爽,溶氧丰富,特别注意不要使底层水缺氧。2.勤于管理,勤查水位,保持水位稳定,及时补充渗漏和蒸发掉的水。3.在发现甲鱼患水肿病后,要及时将其放入室内,稍微提高一些温度,让甲死四处爬走,即可将体内的水分慢慢渗出和排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