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2口池塘,面积均为0.33公顷,池深1.8米,水深1.5米,底质为壤土,淤泥10厘米厚,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具有生产配套设施,水、电、路、管理房齐全,并为每口塘配备了1台1.5千瓦的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2.隐蔽物[隐蔽物:; 隐蔽物可以构成或直接成为野生动物的躲避场所,但不能简单理解为躲避场所,须是能满足野生动物的生理、形态结构及行为上长期进化所适应的生存环境。]设置。池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水生植物作为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
3.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鱼种的规格为10厘米,无病无伤的优质乌鳢鱼种。
4.鱼种投放。乌鳢鱼种于4月上旬下塘,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6000尾/667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2口塘均1次性放足,放养总量合计6万尾。鱼种放养前15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75公斤清塘消毒,放养时用浓度4%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鱼体消毒。
5.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鱼种下塘初期,将饵料切成适口大小投喂,待鱼长到较大时,也可直接投喂。坚持“四定”投饵[ ...],日投饵2-3次,日投饵量为池塘鱼体总重量的6%-8%,并视鱼的摄食、天气、水质等情况增减。投饵不得间断,但遇天气突变,水质恶化或鱼的活动不正常时,采取减少或停止投饵的措施。
6.水质调节。要适时调节水位和水质。尤其是高温季节每7-10天需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15-20厘米。其它时间每半月注正次新水,始终保持地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如遇恶劣天气、鱼浮头时,开增氧机增氧。同时,每20-30天用20X10(-6)浓度生石灰水全地泼洒1次,以改善水质,预防鱼病。
7.鱼病防治。以防为主,严把饵料关,确保饵料新鲜、干净,消毒后投喂,饵料台每周生石灰消毒1次。4-5月为预防腐皮病,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全地泼洒1次;5-9月为预防细菌性烂鳃病,每3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全地泼洒1次。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下药。
本项目实施总面积0.66公顷,年底起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5658公斤,成活率94.3%。共收入106.9万元,纯利润6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