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高温季节,河蟹已进入摄食高峰期,投饵量也不断增加,水质变化无常、极不稳定,蟹池内的各种有害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河蟹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发生蟹病。一般多为鳃病、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肠炎病等。
一、鳃病(一般多为黑鳃病、烂鳃病两种)
1、症状
(1)、黑鳃病症状
患病的河蟹:轻者鳃丝部分变成灰色或黑色,严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呼吸困难,易浮头上岸。
(2)、烂鳃病症状
病蟹鳃丝出现炎症,局部溃烂,边缘有缺痕。
2、防治措施
(1)经常冲注、换新水,确保水质清新;
(2)定期用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改善水质;
(3)每10-15天泼洒一次底净宝或沸石粉等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改良池底环境;
(4)泼洒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0.1-0.2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防治;
(5)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0.3克/立方米水体进行预防;
(6)泼洒聚维酮[聚维酮是一种水溶性的具有高效粘合性的聚合物,主要作为固体制剂湿法制粒的粘合剂。]碘或溴氯海因进行防治。
二、纤毛虫病
症状: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中主要病害之一,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钟形虫等。寄生在河蟹的颚部、步足、背壳及鳃部,蟹壳上的白絮状虫体。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神力、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菌、杀虫、杀螨剂。]和纤虫净可杀灭。使用量可见产品说明。
三、腐壳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步足、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呈逐渐变黑溃疡;严重时溃疡较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河蟹死亡。
预防和治疗方法
(1)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并使池塘有5-10厘米的软泥。
(2)发病池用漂**兑水全池泼洒,水体终浓度为2毫克/升。
(3)泼洒二**氯0.1-0.2克/立方米水体进行防治。
四、烂肢病
症状及危害: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门红肿,行动迟缓,摄食减少或拒食,最终因无法蜕壳而死亡。该病的起因是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致伤,引起病菌感染。
预防与治疗方法
(1)发病后可用可用生石灰浆[石灰浆,是石灰经消化后与水混合呈糊状的浆液。]连续泼洒2-3次,水体终浓度为15-20毫克/升。
(2)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0.3克/立方米水体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