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份河蟹最易感染病害 生长旺季要抓好水质管理


  6—9月份是河蟹最佳生长旺季,同时也是最易感染病害的时期,此时抓好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管理(manage)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至关重要,现将水质管理技巧总结如下:

  一、管好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创造良好的水质基础。

  水源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稳定,进排水系统分开。

  二、科学投喂饵料,保持[保持(retention)是记忆的基本过程。]水质稳定。

  投喂饵料多,对水质影响大,要掌握科学投饵原则,投喂时,根据天气、水质、和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时投喂配合饲料,保证饲料蛋白质在30%以上,每天投喂为河蟹体重的5-8%,投喂方法采取四定原则,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时,下午4时,天气晴好、水质清新可多投,严格控制浮头缺氧投喂。

  三、定期注水,搞好水质调节[人体有着完善的调节机构,能够感知环境因素的变化,并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相应地改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并使其相互配合以适应环境因素的的变化。]

  一般水深保持0.8-1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5米,水质调节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勤换新水,一般10-15天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一次,高温季节每天加水10-20厘米,同时开动增氧设备。二是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保持PH值在7.5-8.5之间,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调节,7-10天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一次,每亩1米水深用10-15千克。三是用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先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改善底质,然后再使用EM菌改良水质,可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四、严防病害,做好水质的维护管理。

  做好水质的管理主要有:1、定期消毒,15天用一次生石灰全池泼洒。

  2、加强日常管理经常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量一次PH值,测量两次透明度,同时做好养殖日志记录工作,做到心中有底,保持水质的稳定。

  四、加强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

  对池中水草加强管理,适时割草,保持合理的密度和分布,保证适当的覆盖率,水流畅通。发现水草腐烂或漂浮,应及时捞除,水草有污泥的,采取换水去污,保持水质清新,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