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的链球菌病[链球菌病是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引起的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总称。]很容易在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范围是25~28℃爆发。发病的罗非鱼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衡,眼球[眼球(eyeball)所属现代词,指的是脊椎动物眼中由巩膜、角膜及其内容物组成的大体上像球状的眼的主要部分。]外突,角膜浊白,*门红肿等。
【防治技术】
2009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普遍暴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尤其是高要、茂名、高州、化州等地,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网箱和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2℃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
患病的罗非鱼一般在池塘边离群独游、身体弯曲打转,或者在水面上慢游,反应迟钝,体色发黑。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同时伴随着眼部出血[出血(hemorrhage)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逸出,称为出血。],鱼体下颊部出现鳞片脱落、出血、肌肉坏死等现象,其他部位如腹鳍、胸鳍、尾鳍的基部有出血并伴有肌肉坏死现象;肝脏、胆囊、脾脏肿大,严重时糜烂;肠道[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发炎,肠胃较空,内有积水或**粘液;部分患病鱼内脏如肠道、肝、脾、肾有出血现象。
【预防措施】
1、使用多年的老塘必须要翻推塘底,使有害物质得到充分**。
2、鱼塘进水前使用生石灰全塘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进行塘底消毒,50公斤/亩。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合理,建议吉富系列投放1200~1500尾/亩,奥尼系列投放1200~1800尾/亩。
4、加强日常监控力度,定时检查的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一旦发现病鱼要及时防治。
5、注意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变化,养殖中后期要适当换水或进行底改,确保池塘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疾病治疗】
1、发病期间,减少投喂,尽量切断病原菌传播;加强水质管理,如增氧、调水等。
2、进行水体消毒,可采用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进行杀菌。如每亩1米水深用666.7~3333.5克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80%以上),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3、内服抗生素类药物氟伴欣(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100克氟伴欣,连用3~5日可有效治疗;有肝胆综合症的病鱼应加喂拜水安(商品名),每40公斤饲料拌200克,7天一个疗程,即可明显改善;若病情严重,可延长药期。
【病症描述及对应图片】
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伴随眼部出血
肠道发炎、肠胃较空,内有积水或**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