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网[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养蟹一般密度不小,仅仅依靠天然饲料不能满足河蟹生长发育需要,因而应注意[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饲料的补充。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区域内的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螺类等进行适当保护,保持生态平衡,避免掠夺式利用。投喂的小鱼虾、螺蚌肉、动物下脚料[下脚料 [tailings]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下脚或废料。]、谷类、饼类等要新鲜,严禁**变质。要根据水温、天气、天然饵料的多少及河蟹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投饲量,一般日投喂量为河蟹总重的3%~5%。投喂应多点投喂,保证都能吃到饲料。
2、移植[指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将生命体或生命体的部分转移,将身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手术或其他途径迁移到同一个体或另一个体的特定部位,并使其继续存活的方法。]水草,水草不仅是河蟹的优质饵料,而且还给河蟹蜕壳提供隐蔽环境,并具有改善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作用,因而水草对河蟹养殖必不可少,若养殖区域内水草较少,应注意移植,水草移植面积可占水域面积50%~70%。
3、注意水质管理,围网养蟹的水质管理主要是注意清除污物、腐烂的水草等,并要注意禁止排放污水,禁止在水中沤麻。平时要注意清扫围网,防止网眼堵塞影响水体交换。另外,由于围网养殖在浅水区进行,有时会出现水草过于旺盛、密集,影响水体交换的现象,此时应注意清除过多的水草,若清除难度较大,可每隔20米~30米开设一条宽2米左右的通道,以保证水草交换畅通。
4、注意防病治病,夏季高温季节,蟹易得病,每15天~20天可在蟹较集中的区域泼洒生石灰15克~20克/米3防病,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5、严防逃逸,围网设置一定要牢固[牢固,指坚固,结实。],一般应采用双层围网,每隔3米~5米用木桥固定牢固,底部用直径15厘米~20厘米的石笼踩入淤泥,上部要加盖网或塑膜以防河蟹逃出。养殖季节注意检查,看围网有无破损,木桩是否牢固,石笼是否移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暴风雨过后及养殖的后期,要特别当心,多注意检查,严防河蟹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