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三种稻田养殖方式的稻田开挖


1、平田式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田埂高50~7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开挖,挖出并运走(如土壤或矿物),《清史》作“卞祖随”,《进士题名碑录》《国朝献征录》及清光绪《吉水县志》皆作“杨黻”。]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田内田埂底基一半处开挖1圈环沟,面积[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为一亩以上的稻田还要在田**开挖“十”字形**沟。**沟与环沟相通,环沟相对二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整个沟的开挖面积占田面[田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tián miàn,意思是耕地的面积。]的5%~8%。

2、流水式稻田养殖罗非鱼

这是根据流水养鱼原理而设计出的一种稻田养罗非鱼方式。此种方法是在稻田的进水口[进水口,是输水建筑物和深式泄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一端距进水口1米处开挖深1~1.5米,面积占稻田面积4%~8%比例的流水坑(又称宽沟),与田面交接处设高15厘米、宽20厘米的小田埂,小田埂与田间设2~4个缺口,使坑内水与田内水相通。此外鱼坑也可设在田**。田的**设“十”字形**沟,田四周设一圈环沟。沟的宽、深均为25厘米。沟、坑要相通。

3、鱼凼式稻田养殖罗非鱼

此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稻田内按田面面积的一定比例开挖一个“鱼凼”。鱼凼的开挖面积一般为田面面积的5%~8%,深2~2.5米,鱼凼一般设在田**或背荫处。但不能设在进、排水口及田的死角处。鱼凼的形式以椭圆锅底或长方形为好。鱼凼最好挖成二级坡降式,即在上部1米处按坡比1:0.5开挖,而下部则按1:1开挖,两部分中间留一宽30厘米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不塌陷,应用石条、石板、水泥板、碎石等护坡。为防止淤泥进入鱼凼,应在口边缘筑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田的四周距田基3~3.5米处开挖一圈40厘米深、30厘米宽的环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