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河蟹池塘养殖的蟹种放养技术介绍


1.蟹池清整消毒:在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蟹种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80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溶化后全池泼洒。如是老池,还要先彻底清除淤泥和杂草。清池1周后栽种苦草、轮叶黑藻和浮萍类等水草,使水草覆盖池水面积的1/3。栽后灌水20厘米深,使其扎根发棵。

2.蟹种选购:如果说选用1龄蟹种,一般选每千克160~480只的肢体健全、体质强健、无病无伤的放养。

3.放养时间与密度:当年12月下旬或翌年1~6月放养;密度依蟹种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养成要求[要求,是人们日常使用词组。]、蟹池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而定。如蟹种规格为80~12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25克,每亩可放蟹种800~1000只;如蟹种规格为120~30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00~125克,每亩放蟹种1000~1200只;如蟹种规格为300~50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25克以上,每亩放1200~1500只;如果放当年仔蟹养成的,应适当稀放早放;初养且本地养殖条件又不佳的,则应少一些,而且晚放,应放大的蟹种。总之,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合理,同一批蟹种规格尽可能要一致,免日后生长个体大小悬殊,造成大欺小的现象。

放蟹前要注意:如是外地购进的蟹种,应在水中浸泡[浸泡,读音是jìnpào,汉语词语,解释为将物体浸入在液体中。]2~3分钟[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一分钟等于60秒。],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再取出平放,如此重复2~3次再入池养殖。如果加冰运来的蟹种,拿出箱后,洒一点清洁淡水,放在池旁15~30分钟后再放入池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