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如何把好养蟹最后一关


蟹养殖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受恶劣气候(暴雨、大水、高温[高温,词义为较高的温度。])影响,很多养殖户都反应今年的池塘情况比往年都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受水灾影响的区域,越到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草越少、蓝藻越多,损伤也就越大,高温时节水质恶化严重,河蟹频繁缺氧、上岸,这也导致了到了末期(最后一壳)部分河蟹体质严重下降,营养及能量储备不足,导致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不遂及蜕壳期大量伤亡现象出现。

进入白露后,气温稍降,大部分地区的河蟹即将或者已经开始蜕最后一壳(部分密度低的区域甚至快结束了),由于今年产量明显比去年低,价格走势较高,因此必须保证河蟹顺利蜕好最后一壳,同时要及时防控后期可能出现的水环境问题,把好养殖最后一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白露及秋风阶段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蜕好最后一壳

目前大部分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都在蜕第五或者第六壳,蜕完后河蟹逐渐成熟、规格基本定型,而今年高温期的影响较大,部分螃蟹在7、8月份已经处于半昏迷、缺氧、慢性中毒、摄食少营养**等**状态,再加上突然温度下降后造成的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导致最近池塘伤亡突然增多,尤其是一些软壳蟹和拉脚蟹,都是由于体质未恢复而应激性蜕壳所致。因此,在最后一壳蜕壳前,建议[建议,通常是在适当的时候指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或意见,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及时泼洒金维安+离子钙,加快河蟹体质恢复和积累能量。同时高温期为了降温而保持较高水位的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此时要把水位适当降低,没草的池子及时移点水花生或其他水生植物,温度不高中午可开2个小时左右增氧机,晚上蜕壳时少开,可备点增氧颗粒应急,防止缺氧。定期检测**酸盐含量,草烂得多的塘口建议每隔星期使用一次卫底(2亩/袋)+蛭菌110(2亩/瓶),分开用,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害菌和毒素滋生,营造良好的蜕壳环境。

水草衰败是影响最后一壳的重要原因

2、防控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养殖越到后期池塘的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蓄积越多,随着温度的降低,水中纤毛虫(主要是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开始大量滋生,附着于河蟹甲壳、附肢、及鳃等部位,造成河蟹行为异常(蹭草、上岸不下水、扒底泥导致水混等)、影响呼吸及食欲减退等**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继发为烂鳃、水肿、蜕壳不遂等病症。当出现轻微纤毛虫附着症状时,一般不用刻意杀,保持水质清爽,水浓稠的建议大量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降低有机物含量及**螃蟹蜕壳,若纤毛虫附着严重,可视水质情况使用药物处理(注意溶氧、**)然后换水解毒。后期建议还是要以预防为主,纤毛虫属于环境型寄生虫,喜欢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草烂水浓有机物高的塘口建议每个星期使用一次FS活力菌(2亩/袋)+底福康(4亩/袋),及时分解水中过多有机物,保持水体透明度,外源水好经常换水(蜕壳期不换)从源头上防控纤毛虫病。

3、长膘增肥

螃蟹最后一壳也是最重要的一壳,直接决定了规格和产量,因此要增加后期饵料蛋白含量,促进长膘增肥。池塘环境好的建议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同时使用金维安+肝舒康拌料内服,提高食欲,强化营养,同时也能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储存能量,尤其是后期准备囤螃蟹的塘口,经常使用可有效提高螃蟹后期的耐受力,减少营养性损伤。投喂小鱼的塘口可用蛭菌110浸泡再喂,减少细菌滋生。水环境不好的建议以商品料为主,定期换水改底,保证吃食稳定。

有机物过高易发纤毛虫和缺氧

4、昼夜温差、环境应激

进入9月,温度较高温期下降明显,特别是晚上,昼夜温差很大,易造成河蟹应激,导致应激性蜕壳。河蟹处于应激状态下食欲骤减,大量消耗体内营养,时间一长就导致部分伤亡。建议进入白露后使用金维安+离子钙外泼和内服,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高温期处理过蓝藻及倒藻、草烂的塘口建议及时换水,然后以一星期用一次卫底,同时使用解毒应激***(2亩/瓶)提高水体的缓冲性,增强水体“抗应激”能力,另外保持水草覆盖率和水体适当肥度可有效防控河蟹应激反应,因此要加强日常管理。


作者: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水产技术部杨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