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时,可通过[通过,指通行;穿过;从一端到另一端。]强化饲养管理和创造一个符合黄鳝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要求的生态条件,来达到黄鳝自然繁殖的目的。主要措施是:
1、建造繁殖池或在养殖池中分割一块专做繁殖之用。在繁殖池中[她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却终归为池中鱼。]还需要建造一个面积较小的幼鳝保护池,池壁上多留些圆形或长方形的孔洞[窟窿,多指在器物上人工做的。],孔洞处用细铁丝网与繁殖池隔开,水能相通,幼鳝可通过网眼进入保护池,而亲鳝不能进入,以达到保护幼鳝的目的。
2、每平方米繁殖池内放入体长25~3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的亲鳝(多为雌性)七八尾,体长50~60厘米的亲鳝(多为雄性)三四尾。无论雌雄亲鳝,均需挑选色黄体壮、无伤病的个体,在繁殖前1~2个月就要精心管理,喂足蚯蚓、蝇蛆等高质量的饲料,以促进亲鳝的性腺发育成熟。
3、模拟黄鳝在田野中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的环境,在繁殖池的四周(离池壁一定距离)和中间堆筑土埂,埂宽约20厘米,高出水面10~15厘米。埂上栽些杂草,作为繁殖季节中亲鳝筑巢产卵场所。
4、黄鳝产卵期间,要保持环境的安静。流进繁殖池的水要通过微细的流水或经常不断的渗水来保持良好的水质,避免急性冲水。进水要先通过幼鳝保护池,再缓缓流入繁殖池,通过缓流的**,可引诱鳝苗溯水而上,进入保护池。
5、要在繁殖池和保护池中丢一些丝瓜筋、柳树根等柔软多须之物,以便鳝苗隐蔽、栖息,也便于人工收集鳝苗移养。
6、黄鳝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持续的时间较长,等到当年的繁殖期过去以后,可采取笼捕的办法将亲鳝全部捕起,另行饲养或处理,以避免幼鳝被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