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 ...]其它名贵鱼类以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在已经成为养殖户增加养殖效益所采取的一个常规方法,涟水县[涟水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古称安东,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因县境有涟河(又名涟水,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名涟水。]近几年主要推广的是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这一品种的套养确实为养殖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在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分开,一般情况下,只要适合河蟹养殖的池塘都可以套养鳜鱼,但是池塘在放养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以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另外要在池内四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积一般为池塘水面的30%~50%左右,这一方面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为河蟹提供脱壳隐蔽的场所和滋生河蟹爱吃的水生底栖生物,同时也有利于鳜鱼藏身其中捕食野杂鱼虾[yú xiā 鱼虾 亦作“ 鱼鰕 ”。]。
二、鳜鱼的套养规格及密度
鳜鱼主要以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虾为食,其饵料系数为6左右,因此鳜鱼的放养数量要结合池塘中往年的野杂鱼虾数量而定,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6月上旬放养5~7厘米的鳜鱼种10~15尾/亩,若规格太小,其捕食野杂鱼虾的能力弱,则成活率低。如果往年池塘中的野杂鱼虾数量很少,可以在池塘中放养部分2冬龄的鲫鱼,让其自然繁殖为鳜鱼提供适口的饵料鱼,一般每亩池塘放养5~6组鲫鱼,雌雄比为2:1。
三、日常管理
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在管理上仍以河蟹为主,鳜鱼则以池中的野杂鱼虾为食,起到池塘清野的作用,只要套养密度控制合理,则在养殖过程中无需另外单独投喂饵料。但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而许多养殖户的塘口由于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池底淤泥偏多、水质恶化等情况,经常造成溶氧不足而导致鳜鱼缺氧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经常冲注新水,保持水中溶氧丰富,一般每7~10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另外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和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以改良水质,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池中安装微孔增氧等设备以改善池塘溶氧状况。
四、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因鳜鱼属特种水产,河蟹为甲壳类动物,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一般的鱼类要高,因此,在用药时要小心谨慎的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要计算准确。夏季高温季节,最好每隔15~20天左右使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进行改良水环境以降低鳜鱼和河蟹的发病率。